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3年05月31日
總統訪視111歲人瑞彭玉梅女士及東港區漁會
  馬英九總統上午前往屏東縣訪視東港區漁會,並與屏東漁業界人士餐敘,說明政府為漁民爭取權益及護漁之積極作為與成果。
  總統致詞時表示,東港地區是臺灣漁業重鎮之一,其中黑鮪魚、櫻花蝦及油魚子並列為「東港三寶」,對於東港地區的經濟及漁業文化的傳承,具有重要地位。
  總統指出,近年來東港櫻花蝦在限量、限期的捕撈規範下,管理已更有秩序;據統計,近5年來臺灣櫻花蝦每年平均產量約1,100公噸,每箱20公斤櫻花蝦平均售價大約新臺幣4千至6千元,證明在現行管理模式下,確實為櫻花蝦產業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
  總統談及,他上任前,臺日雙方已舉辦15次漁業會談,包括李前總統及陳前總統任內分別舉辦5次及10次會談,惟雙方均未達成共識,直到前年9月,蘇澳漁會出動58艘漁船與292位漁民朋友,組隊前往釣魚臺海域宣示主權與漁權,促使日本與我國進行漁權談判,雙方並於去年4月簽署《臺日漁業協議》,解決兩國40年來的漁業糾紛,使我方漁船作業海域面積不僅增加約4千5百平方公里,亦可共同使用臺灣面積兩倍大之海域,讓我國漁民的黑鮪魚漁獲量大幅成長。
  總統認為,該協議的簽訂使我方達致「主權不讓步、漁權大進步」之成果,雖然釣魚臺列嶼主權問題仍未解決,但透過該協議中的「維權條款」(without prejudice),讓臺日雙方對該列嶼主權之主張得以維持不變,資源卻可共享與分配,進一步達致和平共存的目標。
  總統說,為捍衛臺灣的漁權及漁民的權益,只要漁民捕撈時不越界,一切合法在海上作業,海巡署與國防部一定會常態性地全力護漁;「海巡護漁民、海軍挺海巡」,係政府堅決保護海疆、保護漁民的堅定策略。
  總統提到,去年5月發生我廣大興28號漁船遭菲律賓公務船槍擊,我政府立即要求菲國政府應「正式道歉、賠償損害、嚴懲兇手及啟動臺菲漁業協議談判」;3個月後,菲國即派遣特使抵臺向受難家屬致歉、賠償,不久前菲國也以殺人罪正式起訴涉案的八名海巡官員,顯示我政府保護漁民之積極作為;另外,臺菲兩國亦達成共識,將以「執法不用武力、事前相互通報、扣捕儘速釋放」等三原則處理日後類似糾紛。
  總統強調,政府既定立場係「要護漁、不護短」,他並呼籲我國漁船切勿進入菲國主張的領海,或非屬臺菲重疊專屬經濟海域的菲國專屬經濟海域作業,以免遭扣受罰。
  包括東港區漁會理事長林清崇、中華民國全國漁會理事長黃一成、政務委員簡太郎、外交部部長林永樂、海巡署署長王進旺、農委會主委陳保基、立法委員簡東明與蘇清泉、總統府副秘書長熊光華及國家安全會議副秘書長劉大年均出席是項活動。
  稍早,馬總統也在原住民族委員會主委林江義及內政部次長曾中明的陪同下,前往屏東縣三地門鄉訪視有「國寶級原住民編織大師」之稱的111歲人瑞彭玉梅女士,表達政府對原住民的關懷以及對長輩尊敬之意。彭老太太則親切地向總統介紹她的編織作品和魯凱族文化;兩人也愉快地分享養身之道。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