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1年01月10日
總統接見美國大西洋理事會訪華團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接見美國大西洋理事會訪華團,代表中華民國政府及人民,對訪團成員的來訪,表達誠摯歡迎之意。
總統並對大西洋理事會及訪團成員,長期以來在台海安全與亞太安全的努力與期許,特別是支持中華民國的立場,申致感謝之意。
由於訪團剛結束在中國大陸的訪問,對兩岸問題特別關注,並曾明確告訴北京領導人,美國鼓勵中共應與陳總統及其所領導的政府接觸與對話,因此,總統就兩岸問題提出說明。
總統表示,在他就任中華民國總統後念茲在茲的就是改善兩岸關係,完成兩岸關係的正常化,而他個人施政重點也在於如何以誠意、善意與智慧,在兩岸關係方面有所改善與突破。總統並提出改善與提升兩岸關係的五個關鍵點,供訪賓思考:
第一,民主自由人權為普世價值,對此,台灣兩千三百萬人民都有共同的信仰,也願意努力在台灣這塊土地上實踐,但我們要反問中共是否有此一信仰,是否願意落實?
第二,尊重人民自由意志的選擇,是任何民主國家政府應有的立場與態度,我們要反問,中國大陸能否尊重其人民自由意志的選擇,以及台灣二千三百萬人民之自由意志選擇的權利?
第三,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不是任何國家的一部分,更不是任何國家的地方政府,我們要反問中國大陸,是否要把台灣變成第二個香港或澳門,或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地方政府?中華民國在台灣是一個存在的事實,中共願意接受與尊重嗎?
第四,台灣人民在公元二千年三月十八日以愛與民主票選他出任第十任總統,此一真正的民主選舉,中共願意尊重嗎?對台灣人民的民主選擇,難道中共要否認推翻,要與台灣二千三百萬人民為敵嗎?
第五,改善兩岸關係,完成兩岸關係的正常化,是兩岸領導人、政府與人民責無旁貸的使命,我們承認兩岸有很多爭議,特別是政治上的爭議,無法在短時間內解決,但他主張雙方唯有擱置爭議、加強接觸與對話,才能改善兩岸關係,也才能把爭議岐見降低,化解於無形。我們要反問,中共不僅不能面對爭議岐見,相反還加以擴大,而擴大的結果就是拒絕對話與接觸,有害兩岸關係的發展。
總統接著表示,他在今年元旦的談話強調,兩岸關係是積極合作而不是排他性對抗關係,他日前也一再提出,要追求兩岸關係的平衡,包括政治、經濟及軍事的平衡,要維護台灣的和平,要有效捍衛亞太地區的安全,就要正視中共不斷擴軍、提高軍備及部署飛彈而對亞太威脅的事實,我們應有自我防衛能力,才能維護台灣和平,才能確保台灣民主的成果;特別是中共仍不願意放棄對台用武,我們不應一廂情願,更要戒慎恐懼加以處理,因此他相信,中美兩國在軍事合作與交流方面,仍有很大的空間。
對於中華民國近年來的發展,訪賓都給予讚賞,對總統有關兩岸應擱置爭議,加強對話與接觸,也都表示肯定的立場。
訪賓也提到幾天前在中國大陸訪問的情況,並曾明確告訴北京領導人,唯有兩岸關係平穩發展,才能確保經濟繼續發展,兩岸應拋棄政治的糾葛,在經濟上多作溝通,團長馬力特並補充表示,美國鼓勵中共應與陳總統及其所領導的政府接觸與對話。
另訪賓提到我國刻正進行的國防改革,並以美國二十年前即已著手進行的經驗,認為我國應加強三軍聯合作戰的能力,對此,總統除表示同意外,並以他日前前往南部軍事基地視察演訓的行程強調,這正是我國認真重視的議題。他也說,軍隊國家化是國家安定的關鍵基礎,我國軍隊國家化能加以貫徹落實,令他相當欣慰;而除了軍隊國家化外,總統也指出,軍隊的現代化是更重要的議題,國防改造工程,軍政軍令一元化,從今年三月一日起就要予以落實,這是中華民國軍隊現代化最重要的里程碑。
由美國陸軍退役上將馬力特(General Jack N. Merritt)擔任團長的美國大西洋理事會訪華團,上午由我國外交部次長吳子丹陪同前來總統府會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陳哲男、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高英茂也在座。該團成員還包括:賴森上將(Admiral Charles Larson,退役上將)、雷墨上將(General Dennis J. Reimer,退役上將)、史洛康(Walter B. Slocombe,前美國國防部次長)、梅庚(Christopher J. Makins,美國大西洋理事會會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