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總統下午至桃園縣蘆竹鄉出席「103年度全國災害防救演習」,除高度肯定現場參演單位演練動作純熟迅速,成功完成多項演習項目,也提醒國人在防災工作上不可輕忽大意。
總統於聽取桃園縣防災公園簡介,及觀禮台視察複合式震災搶救演練後致詞表示,臺灣係天災相對頻仍之地區,於過去兩年內,即發生28次天然災害,受災民眾超過一萬四千多人,爰此,我國於災害防治與搶救上須有充分準備,尤其天災多難以預測,唯有做好預防措施,才能有效因應災害。
總統進一步表示,今日演習以地震為假想災害,其雖難以預測,然仍可透過增加建築物安全係數之方式達到防震效果。以921地震為例,該次地震規模高達芮氏7.3級,臺北市雖僅震度5級,然仍造成東星大樓倒塌,導致一百多人不幸罹難及失蹤;三年後331大地震侵襲臺灣,國內未有房屋倒塌,則與三年來各界耗資增強建築物的抗震能力有關,亦顯見我於防災工作之成效。
總統提到,臺灣去年一年內有感地震達890次,次數雖不似日本頻繁,但仍不能掉以輕心,尤其因地震而造成之「複合型災害」,更會帶來人命財產之重大損失。
提到五年前重創臺灣的莫拉克颱風,總統說,這場災害讓我們深刻體會目前氣候變遷,造成極端氣候頻仍出現,許多過去難以想像之情況都可能發生,例如海拔兩千多公尺的阿里山遊客中心,積水竟深達兩公尺。因此,我們應秉持「防災重於救災、離災優於防災」之理念,並以「料敵從寬、禦敵從嚴」之原則假想各種災情,同時以「超前部署、預置兵力、隨時防救」之精神進行各項災害防救工作。
總統亦特別指出今日演習值得稱道之處,例如桃園縣規劃設置之防災公園設計務實,另該縣特於演習中,起用大量消防、救護機車及小型消防車救援,提升救災機動性,係考量到災害發生時,倒塌之房舍將造成大型車輛搜救困難。總統也期許桃園縣政府研議進行民調,瞭解民眾是否具備防災知識,進而增強防災之意識。
總統表示,過去五年來他多次視察各縣市防災演習,樂見每年皆有進步;臺灣亦與美國進行災防合作,美國並曾派員參觀我消防署位於南投之救災訓練機構,考慮將其做為東南亞防救人員訓練中心,顯見我國之防災工作亦獲國際肯定。
最後,總統再次感謝各單位之配合,並期勉渠等以「勤能補拙、熟能生巧」之精神進行防災工作,以打造更安全的生活環境。
包括內政部長陳威仁、國防部副部長李翔宙、經濟部次長杜紫軍、交通部次長陳純敬、行政院農委會副主委胡興華、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代理主任周國祥、桃園縣長吳志揚及總統府副秘書長熊光華等均出席是項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