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出席「我國加入TPP/RCEP策略規劃研習會」開幕典禮暨訪視「102年行政院國際經貿談判與訴訟人才培用班」高階班模擬談判演練
中華民國103年02月17日

  馬英九總統上午出席「我國加入TPP/RCEP策略規劃研習會」開幕典禮時表示,政府將雙軌並進推動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期藉由動員20餘國駐外代表返國,規劃整體作戰計畫,俾使國際社會瞭解臺灣推動貿易自由化的決心與準備,以擴大我國際經貿版圖。
  總統致詞時首先表示,2002年臺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由於WTO的多邊談判陷入僵局,各國因而改採雙邊或區域貿易路線,目前全球已生效的自由貿易協定有384個。惟臺灣因為外交處境艱困,與周邊貿易夥伴談判一直沒有成果,因此,他上任後積極推動與主要貿易夥伴拓展經貿關係。除於民國99年與第一大貿易夥伴中國大陸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100年與第二大貿易夥伴日本簽署《臺日投資協議》,去年3月與第三大貿易夥伴美國重啟《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談判,並於去年7月與第四十大貿易夥伴紐西蘭簽署《臺紐經濟合作協定》(ANZTEC)、11月與第五大貿易夥伴新加坡簽署《臺星經濟夥伴協定》(ASTEP)等,充分展現我國走向貿易自由化的決心與努力,期創造加入TPP及RCEP的有利條件。
  總統指出,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領袖宣言曾肯定TPP及RCEP均係達成「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理想的重要途徑,而其成員也大多是我國主要的貿易夥伴。總統舉例說明,民國101年臺灣與TPP 12個成員國的貿易額占臺灣總貿易比重約34.4%,與RCEP的16個成員國則占約57%,在在顯示我國加入此兩個經濟夥伴協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此外,兩個經濟夥伴協定對臺灣同等重要,不可偏廢,倘未來臺灣無法加入,恐將無法與亞太區域其他國家公平競爭,面臨被邊緣化的危機。
  針對經貿自由化議題,總統認為,臺灣欲加入TPP或RCEP絕非是一張免費的入場券,因為在談判過程中,「給予」與「取得」(give & take)定會同時發生,必須兼顧平等與互惠原則。總統也提到,他在今年1月出訪非洲暨中美洲三友邦,回程過境美國洛杉磯時曾致電數位美方政要,雙方皆認為未來臺美洽簽自由貿易協定時,可以美韓自由貿易協定為參考架構,以進行國內自由化措施的盤點工作。
  總統強調,近五年多來,政府已鬆綁876項法規,未來將持續進行,期儘早建立符合國際標準的法規環境,讓外國政府與國內外企業都感受到我國開放市場、減少管制的努力。此外,政府在去年8月正式啟動包含六海(港)、一空(港)與一區(屏東農業生技園區)的「自由經濟示範區」(Free Economic Pilot Zone)第一階段計畫,內容涵蓋智慧物流、國際健康、農業加值、金融服務及教育創新等五項發展重點。而「自由經濟示範區」的核心理念就是推動臺灣更大幅度的自由化與國際化,與時俱進地以示範區「前店後廠」為開端,進一步擴大到所有角落,使臺灣成為一個「自由經濟島」。
  總統談及,10年前他擔任臺北市長時,曾應「世界經濟論壇」(WEF)之邀赴新加坡訪問,當時東協正尋求與中國大陸、日本及韓國經濟結盟(ASEAN 10+3),他以“Why not 10+4”為題發表演說,呼籲各國讓臺灣參與東亞區域整合。因此,他上任後首先於民國99年6月29日與中國大陸簽訂ECFA,「有了這個(ECFA)之後,可以說,就有一種峰迴路轉的效果」。之後,臺灣陸續與日本、紐西蘭及新加坡等國洽簽貿易、經濟協議,此亦是兩岸簽署ECFA之後所帶來的外溢效果。
  總統再度強調,TPP及RCEP均非常重要,政府將以雙軌並進的方式推動加入;RCEP所占貿易量(57%)雖高於TPP(34.4%),然需至2015年後才會開放新成員加入;而TPP第一輪談判已進入最後階段,預計在今年4月或7月就會有結果,因此「只要有機會,我們都希望能夠參與」。未來政府也將繼續秉持「多方接觸、逐一洽簽」的原則,積極推動與主要貿易夥伴洽簽自由貿易協定或經濟合作協定,加速臺灣融入區域經濟整合。總統也期盼與會大使與經濟參事藉此一機會瞭解國內民眾拚經濟的決心、政府拚經濟的規畫,結合派駐國的狀況,劃出「路徑圖」,並與國內諮商。總統強調,「這是一場大兵團作戰」,希望藉由動員20餘國駐外代表返國,規劃整體作戰計畫,俾使國際社會瞭解臺灣參與的決心與準備,以擴大我國際經貿版圖。
  談及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及《貨品貿易協議》的重要性,總統認為這是國際社會評估我推動貿易自由化決心的重要參考指標。總統指出,《服務貿易協議》是一個利大於弊的協議,我方在去年6月21日即與大陸簽署,9月17日送至立法院,目前20場公聽會已舉辦19場,最後一場預計在今年3月10日召開,至盼儘速進入實質討論並表決通過。至於貨品貿易協議,ECFA早收清單涵蓋539項貨品,而目前所洽談的項目約為8,000項,已完成約三分之二。而截至3月底,經濟部將透過「工業總會」舉辦13場座談會,並邀請38個產業、91個公會與協會共同參加,希望與業者先行諮商,再向立法院報告。雖然政府不可能公布談判細節,但希望經濟部、行政院陸委會及農委會能讓外界瞭解大方向。
  總統認為,世界經濟競爭激烈,臺灣要找到出路、走出活路,過程並不容易,但過去6年來,臺灣總算暫時告別被孤立的經貿環境,開始與主要貿易夥伴進行相關接觸,且由於外交處境艱難,雖未有100%的把握,「但是我們逐步走出來了」,因此希望國人要有信心,「臺灣的經濟是禁得起這些貿易自由化的衝擊的」。總統也以麥當勞於民國70年來臺開店為例,說明30年來不但未減少國人的就業機會,反而增加,證明臺灣的競爭力並不差,只要給予機會,將可脫穎而出。此外,對於可能受貿易自由化影響之產業、企業與勞工,政府也以十年為期匡列新臺幣982億元,提出《因應貿易自由化產業調整支援方案》,針對不同對象採行振興輔導、體質調整及損害救濟等支援策略,提升其競爭力及輔導轉型。
  最後,總統強調,臺灣必須做好準備,厚植實力,否則將無法享受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後的益處,亦即必須建立實力,讓市場逐漸自由化,並鬆綁法規,相信未來定能「找到出路、走出活路」。
  隨後,總統觀摹「102年行政院國際經貿談判與訴訟人才培用班」高階班模擬談判演練,並於致詞時表示,今日參加演練的成員均是國際經貿談判班的第一屆學員,好比是「黃埔一期」,意義重大。他在去年5月出席此一培訓班的開訓典禮,曾期許諸位學員將來「能說、能講、能寫,說的話別人聽得進、記得住、做得到」,因此今日特來瞭解具體成果。
  總統指出,過去亞洲各國力拚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時,臺灣遭冷落一旁,直至他上任後才開始獲得改善,雖然目前處境仍舊艱苦,但已有著力點,希望盡快培養更多國際談判訴訟人才,俾在經貿談判上能有突破性成果,提升我國經濟發展。
  包括總統府秘書長楊進添、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袁健生、外交部部長林永樂、經濟部部長張家祝、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人事長黃富源及詹滿容教授等人均出席是項活動。

Code Ver.:F201708221923 & F201708221923.cs
Code Ver.:201710241546 & 201710241546.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