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3年02月10日
副總統出席「2014財經立法高峰會」開幕典禮
吳敦義副總統上午前往臺北圓山大飯店,出席由「財團法人財經立法促進會」所舉辦的「2014財經立法高峰會」開幕典禮,期許與會人士透過此一高峰會集思廣益,共謀國家社會永續發展。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財團法人財經立法促進會」自2013年8月始,利用立法院休會期間邀集政府部門、立法委員、學界與企業界菁英舉辦「財經立法高峰會」,並將會議結論送交立法院,提供立法委員推動立法參考,績效卓著,殊值肯定。
副總統說,本次高峰會為期四天,探討包括「兩岸自由貿易區合作」、「兩岸金融交流與合作」、「外勞政策與產業發展」、「台版星展銀行與金融併購」及「食品安全與國民健康」等十二場綜合座談,分別就政策面、學術面及實務面進行研討,以凝聚朝野與社會各界對重要財經法規立法之共識,進而提升立法效率,相信對國家發展必能帶來正面助益。
副總統談及,政府在制訂政策或方案時,必須因地、因時及因人制宜,於所有可行方案中採取最理想的,並在所有理想方案中,找出最可行的,唯有兼顧理想與可行性,才能避免天馬行空不切實際。
副總統提及,2008年金融海嘯發生時,政府提出「政府挺銀行、銀行挺企業、企業挺勞工」的「三挺」政策,透過銀行存款全額保障制度,穩定國內金融情勢及民眾信心,使臺灣得以在驚濤駭浪之中克服挑戰。另馬總統於民國97年就任後,以「壯大臺灣、連結亞太、布局全球」做為國家經濟發展策略,因此政府積極扶植中小企業的發展,民國99年通過《產業創新條例》,讓中小企業與大企業、傳統內需產業及高科技產業等,均享有公平且一致的最低稅負,促使我國中小企業更加蓬勃發展。
副總統指出,臺灣地狹人稠,不僅缺乏天然資源,2005年「世界銀行」(WB)曾對全球國家進行天然災害風險評估,臺灣被列為最容易遭受地震、颱風及水災等天然災害侵襲的區域之一。然而馬總統就任後,積極落實自由、民主、法治及人權,並在全體國人努力下,近年來於全球各項競爭力評比方面,包括「世界經濟論壇」(WEF)及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所公布之國際評比報告,我國均名列前茅。
副總統認為,臺灣能持續吸引國際觀光客來臺,除擁有美景與美食,更重要的是,人民更具有正直、善良、勤奮、誠實、進取與包容等美德,是臺灣最美風景。因此,近年來,來臺旅客每年皆以百萬人次數字成長,去年突破800萬人次,今年目標900萬人次。此外,迄今已有包括美國、加拿大及歐盟等135個國家及地區給予我國免簽證或落地簽證待遇,凡此均顯示我國是受國際社會歡迎、尊敬與肯定的國家。
談及去年6月我與中國大陸所簽訂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副總統說,部分民眾對該協議有所誤解,希望政府相關部門充分說明資訊,使該協議能儘快在立法院通過。
會中,副總統亦指出,兩岸均曾歷經戰爭的殘酷,例如1958年在金門發生「八二三」砲戰,雙方均付出人民生命與財產損失的慘痛代價,因此深刻瞭解和平的可貴,不希望戰爭再度發生。2008年他前往中國大陸參訪時,曾向中共前總書記胡錦濤表示:「我們都沒有能力防止地震或颱風發生,但只要兩岸都有智慧與愛心,就可避免戰爭發生。」
今日出席是項活動者還包括「財團法人財經立法促進會」院長黃達業、副院長王克陸、商業發展研究院副董事長張平沼及產官學界代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