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3年01月13日
總統接見「看見臺灣平民英雄」甄選活動獲選代表
  馬英九總統上午接見「看見臺灣平民英雄」甄選活動獲選代表,肯定渠等默默奉獻、遇挫折不氣餒且堅持理想、展現正向力量,並期勉繼續將善舉傳揚給國人,促使臺灣社會更溫馨和諧。
  總統致詞時表示,《遠見雜誌》繼民國99年「看見新臺灣之光100」、100年「看見臺灣進步100」後,再次針對公共服務、弱勢扶助、社會關懷、環境友善、醫療健康、教育傳播、藝文體育及青年領袖等領域,舉辦「看見臺灣平民英雄」甄選活動,深入臺灣各個角落,遴選出100位默默深耕、付出的「平民英雄」,深具「揚善」與「教化」意義。
  總統說,該100位臺灣平民英雄,年齡從21歲到80歲,含括從國外返臺奉獻的旅外人士,以及原住民與新住民在內的各行各業人士,雖然渠等為默默無名的小人物,但為社會帶來正向的力量,殊值肯定。
  總統談及,臺東菜販陳樹菊行善捐款千萬元,於2010年被美國《時代》雜誌選為「百大英雄」之一,出現了潛移默化的示範效應,開創了臺灣平民英雄的時代。而《遠見雜誌》舉辦此一選拔活動,獲選的平民英雄均在社會各層面努力付出,不僅發揮奉獻精神與執著信念,更增進了臺灣社會的和諧與美好。
  總統指出,過去這一年臺灣雖遭遇許多困難,但在許多方面的競爭力還是非常強勁、也有具體成果,例如觀光客去年突破800萬人次。而臺灣能持續吸引國際觀光客來臺,除擁有美景與美食,更重要的是,人民具有正直、善良、勤奮、誠實、進取與包容等美德。此次獲選的平民英雄們均具有發自內心關懷並付諸行動的美德,是臺灣最美風景。渠等也驗證臺灣最重要的競爭力,以及社會改革的重要內涵。期盼平民英雄代表們能持續協助國家往前發展,共同為臺灣美好的未來一起打拚,展現臺灣民間的活力與希望。
  會中,總統亦以中國大陸作家李承鵬訪臺所見所聞為例說,每逢下午5時後,在臺北街頭可以看到一羣民眾手上拿著垃圾,集中在一個角落等垃圾車到來,覺得很不可思議。李承鵬忍不住問居民,會不會有人偽造垃圾袋賣?但臺灣人答,「這樣的話,政府就沒有辦法收到錢,就沒辦法來做環保了」。另外,文化部曾安排李承鵬觀賞導演齊柏林作品《看見臺灣》,他原以為是部宣傳片,但看到片中批評國土流失與環境污染時,忍不住說:「政府怎麼會讓這種電影上演?而且還安排外人來看?」,總統強調,臺灣人民的美德就是這樣透過兩岸交流凸顯出來。
  訪賓一行由《遠見雜誌》董事長高希均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內政部次長蕭家淇、衛福部次長林奏延及總統府副秘書長熊光華等亦在座。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