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3年01月09日
總統接見歐洲議會議員訪華團
馬英九總統下午接見歐洲議會議員訪華團時,重申我國希望能儘速與歐盟洽談經濟合作協議,以深化彼此的經貿關係。
總統致詞時表示,近來歐洲議會訪團來臺次數頻繁,顯示雙方關係日益增進;我國與歐盟在科技、衛生、核能安全、共同打擊海盜、環保與氣候變遷等領域交流合作,已獲致初步成果,尤其3年前歐盟給予我國人免申根簽證待遇,我赴歐旅遊之民眾隨之大幅增加,有助提升雙方交流。
總統指出,過去數年內,歐洲議會及歐盟相關機構已22度通過決議或發表聲明表達對我國的支持,包括最近3年通過的歐盟共同外交暨安全政策(Common Foreign and Security Policy,CFSP)年度報告決議案,除再度肯定兩岸關係改善,也支持臺歐盟洽簽經濟合作協議(ECA),以促進雙方經貿往來。
談及經貿議題,總統指出,歐盟係我國全球第4大貿易夥伴,且歐商為我最大的外資來源,雙邊經貿關係密切。歐洲議會更於去年10月9日通過「臺歐盟經貿關係」決議案,呼籲歐盟執委會啟動與我國的「投資保障及市場進入協議」談判,此係該議會首度為臺歐盟經貿關係通過的決議案,意義重大。
總統進一步說明,去年3月我國與美國重啟《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的談判, 7月與紐西蘭簽署《臺紐經濟合作協定》(ANZTEC),復於11月與新加坡簽署《臺星經濟夥伴協定》(ASTEP)及與日本簽署電子商務及鐵路交流等協議,足證我國積極與主要貿易夥伴拓展經貿關係,至盼亦能儘快與歐盟展開洽談經濟合作協議。
總統談及,歐洲議會在去年3月所通過的「歐盟-中國大陸關係」報告中,呼籲東海及南海的相關各方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與他前年所提出的「東海和平倡議」理念一致。事實上,此倡議係參考北海油田爭議獲得和平解決之啟發,故主張「主權雖不可分割,但資源可以共享」,而該倡議提出後,已具體實踐在漁業方面,並獲致相當成果。
總統也提到,中國大陸在去年11月23日宣布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ADIZ),我政府旋即發表聲明,除重申中華民國對釣魚臺列嶼之主權,也再度呼籲各方以和平方式就「防空識別區」重疊之部分進行雙邊協商;此立場與歐盟於去年11月28日所發布之聲明,不謀而合,亦顯見雙方共享和平普世價值。
對於歐盟長期支持我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及「國際民航組織」(ICAO)第38屆大會等國際組織與活動,總統也表達由衷謝意,並盼訪賓藉此行進一步深化雙邊各項交流與合作。
包括歐洲議會議員梅內德茲(Emilio Menéndez Del Valle)、芭迪雅(Maria Badia i Cutchet)及彼塞普(Jean-Jacob Bicep)等,由外交部次長史亞平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秘書長楊進添及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甘逸驊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