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接見「第15屆國家建築金質獎」暨「第10屆國家品牌玉山獎」得獎企業代表
中華民國103年01月02日

  馬英九總統上午接見「第15屆國家建築金質獎」暨「第10屆國家品牌玉山獎」得獎企業代表,除肯定獲獎企業對社會的卓越貢獻,並期許政府與民間攜手合作,讓今年成為臺灣經濟的突破年。
  總統致詞時首先表示,「國家建築金質獎」迄今已舉辦15年,該獎項設立目的係強調創造生態、節能、減碳及健康的「綠建築環境」,以鼓勵國內營建業建造「高安全性、高舒適性、高機能性」,並兼顧「環境保護」與「永續發展」理念的「三高」優質建築;本屆總計有44件建築作品獲獎,分別在規劃設計、施工品質、建材設備與公共工程等不同領域,展現傑出的建築工藝,殊值肯定。
  總統指出,邁入第10屆的「國家品牌玉山獎」則以玉山為獎項命名,期推動企業重視品牌經營,並建立國家品牌的優良形象;今年獲獎的67家廠商更橫跨29種不同產業產品型態,充分展現臺灣企業追求「品質優、品牌好、品味高」的品牌優勢。上述兩獎項均鼓勵企業追求卓越及提升品質,對社會卓有貢獻。
  總統以美國《財富雜誌》(Fortune Magazine)的經典名言:「21世紀,企業間的競爭差異,將惟有品牌而已」,說明發展企業品牌之重要性,並指出,政府向來重視產業發展自有品牌,除推動「MIT微笑標章」,並訂定「品牌臺灣發展計畫」,總預算達15.6億元新臺幣,以打造臺灣品牌的優良形象。
  總統進一步表示,根據經濟部去年11月公布的「臺灣國際品牌價值調查」,2013年臺灣前十大國際品牌的總價值為90.33億美元,相較2008年他上任時的75.4億美元,大幅成長20%,然而,由於國內部分知名科技企業外銷狀況不如預期,因此仍比2012年的108.4億美元減少17%,但國人不必氣餒,「因為我們已經開始走在正確的方向」,且整體仍呈現成長趨勢。
  針對政府推動之節能減碳政策,總統向訪賓說明,去年他曾會晤包括美國能源部長孟尼茲(Ernest Moniz)及「麻省理工學院」(MIT)教授唐諾.拉薩德(Donald R. Lessard)等專家,渠等均認為「煤炭才是我們的敵人」,凸顯節能減碳的重要性;尤其21世紀地球持續暖化,一旦發生災難將釀成嚴重後果,因此,政府於2010年修訂《國家節能減碳總行動方案》,協調各部會辦理減碳計畫,並結合「資訊通信技術」(ICT)產業,在營建、節能及科技等領域,規劃推動《智慧綠建築推動方案》,目前國內許多指標建築均為綠建築且數目持續增加中。
  總統並舉例說明,內政部從2000年開辦「綠建築標章」至今,獲得標章或候選證書的國內優良建築案件已達到4,247件,其中民間案件比例逐年提高,從2001年時的6%提升至去年的29%,這些建築物相較於同類型建築物,每年約可減碳68.2萬噸。此外,他5年前上任時,我國排碳量占全球排碳量的1%,個人排碳量則名列全球第十八,因此,政府致力推動節能減碳政策,同時提升能源使用效率,使我國排碳量降至全球排碳量的0.9%。
  談及國家競爭力,總統指出,世界銀行(WB)去年10月公布「2014經商環境報告」,在189個國家及經濟體中,我國「經商便利度」(Ease of Doing Business)排名全球第十六,超越加拿大、德國、日本、荷蘭與瑞士等,相較他上任前1年(2007年)時排名全球第六十一,大幅進步四十五名,而其中「申請建築許可」指標由2011年評比時的第七十六名,躍升至2012年的第九名,去年更精進為第七名,顯示政府鬆綁法規與開放市場的努力,深獲國際社會肯定。
  總統強調,面對全球化的競爭,我國產業結構必須從「效率驅動經濟」轉型為「創新驅動經濟」,經濟部近年來積極推動《中堅企業躍升計畫》,期輔導更多國內「小而強」的產業,在世界生產的供應鏈上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他在昨日的元旦祝詞也特別期許全民一起拚經濟,對內,臺灣的產業結構要進行調整,以提升產業品牌與價值,對外,政府會努力排除貿易障礙,透過與主要貿易夥伴洽簽自由貿易協定或經濟合作協定,讓我國出口產品能減免關稅,共同提升臺灣的競爭力。
  最後,總統期許民間與政府攜手合作,讓今年成為臺灣經濟的突破年。
  訪賓一行約50餘人,由「中華民國國家企業競爭力發展協會」執行長陳振茂率領、甄選委員會主任委員楊麗環立法委員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內政部次長蕭家淇及經濟部次長梁國新也在座。

Code Ver.:F201708221923 & F201708221923.cs
Code Ver.:201710241546 & 201710241546.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