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3年01月02日
總統接見第21屆及第22屆十大傑出女青年一行
馬英九總統上午接見第21屆及第22屆十大傑出女青年一行,除肯定與會者傑出表現足為各界楷模,並期勉繼續為國家社會做出貢獻。
總統致詞時表示,「十大傑出女青年獎」選拔旨在發掘各階層、領域,足為現代女性楷模的傑出女青年,不僅激勵女性青年於個人事業及公眾服務方面銳意進取,更對整個國家與社會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總統談到,該項活動自民國55年起每兩年舉辦一次,其中第1屆至第18屆分別由中央日報、中國廣播公司及臺灣電視公司等輪流主辦,該活動雖曾於89年起中斷6年,但自95年恢復由「十大傑出女青年協會」繼續辦理第19屆至第22屆選拔,成效卓著,深獲社會各界肯定;他亦曾於民國98年3月接見第20屆十大傑出女青年。
總統指出,第21屆傑出女青年當選人為飛行官王慧蓉、國中教師林姉瑤、胡瓊文教授、網球女將莊佳容、「生命鬥士」莊馥華、許沁如研究員、高爾夫球好手曾雅妮、楊智惠副教授、藝文家趙雪君及身心障礙楷模鍾宛貞理事長;第22屆當選人為國中教務主任方麗萍、畫家包錦蓉、林宥欣副教授、林麗蟬理事長、紅十字會徐孝慈、舉重選手許淑淨、檢察官黃如慧、女軍官黃慧芬、張正琪副教授及莊璧阡老師等;渠等分別於各專業領域,以優異表現及服務熱忱,為臺灣社會樹立女青年楷模,殊值肯定。
總統也提及,我國自行憲以來,始終貫徹男女平等原則,並在1990年代修憲時強化保障婦女安全及尊重婦女人格,以促進兩性地位的實質平等,因此「聯合國開發計畫署」(UNDP)在民國101年針對全球149個國家進行性別發展評比,雖然我國失去聯合國代表權無法參加評比,但若以同樣標準檢驗,我國「性別不平等指數」(Gender Inequality Index, GII)排名全球第二,僅次於荷蘭。
總統強調,兩性平權是社會進步的表徵,我國也將聯合國《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國內法化並予施行,即是希望各項措施能更兼顧性別的平等與權益。根據統計,去年11月18日我國人口男女比例反轉,女性人口數首度領先男性,而我國女性勞動參與率也在101年首次突破50%的指標門檻。此外,我國女性國會議員的比例達33%,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也超過男性等,顯見政府推動兩性平權不遺餘力。
會中,總統亦談及,臺灣人民具有正直、善良及誠信等美德,例如在宜蘭從事資源回收的楊黃牡丹拾金不昧及臺東菜販陳樹菊行善捐款千萬等善行,影響了許多國人開始默默行善,因此,儘管行善應該低調,但揚善應該高調,唯有讓行善者的事蹟廣為周知,方能引起群眾效仿,達到潛移默化的功能,促使社會更美好。
訪賓一行約20人由「十大傑出女青年協會」理事長潘維剛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內政部次長蕭家淇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