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2年12月28日
總統出席「自由經濟示範區-國際醫療服務中心」揭牌儀式
馬英九總統上午前往松山機場出席「自由經濟示範區-國際醫療服務中心」揭牌儀式時,除肯定衛生福利部與外貿協會推動國際醫療服務的用心,並強調政府將持續開放市場、鬆綁法規,打造臺灣成為自由貿易島。
總統在與桃園、台中清泉崗以及高雄小港三地國際機場連線時表示,過去他出國時常注意到許多國家會在機場設置醫療廣告,當時就認為臺灣醫療水準毫不遜色,應該也可以仿效辦理。因此,他上任後,行政院於民國98年推動「健康照護升值白金方案」,將國際醫療服務產業列為六大新興產業之一;兩年前他競選連任時提出「黃金十年」願景,其中的「自由經濟示範區」,最早想到的就是國際醫療。
總統進一步指出,我國的國際醫療在民國97年時的產值為新台幣19億元,今年已達130億元,成長約6倍多。尤其近年我國觀光業發展十分興盛,從今年來臺旅客人次可望從去年的731萬成長到800萬人次來看,應可帶動國際醫療的發展,讓更多國際觀光客來臺享受質優、價廉且親切的醫療服務。
總統談到,2000年後由於「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多邊貿易談判進展有限,多數國家轉而洽簽區域自由貿易協定(Regional Trade Agreement, RTA),目前生效的已有354個,然而,我國在此一方面卻遠遠落後主要貿易對手,而為了要急起直追,政府乃積極推動自由經濟示範區,期能讓貿易對象看到我國在開放市場、鬆綁法規的誠意與決心。總統說,「自由經濟示範區」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毋須與他國談關稅減讓或市場開放,即可主動施行,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做好相關規劃再整體推出。
對於在邁向貿易自由化的過程中,有人憂慮可能損及國內業者的利益,總統也以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或與他國簽訂經濟合作協定的結果為例,說明洽簽之後貿易量反而增加,業者相對也獲得許多好處,並強調政府將積極尋求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希望能與我國的貿易對手在國際經貿領域一較長短。
包括行政院長江宜樺、衛生福利部長邱文達、總統府副秘書長熊光華、經濟部次長杜紫軍、文化部次長李應平、行政院經建會副主委陳建良、立法委員廖國棟、台北市副市長丁庭宇及外貿協會董事長王志剛等均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