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2年12月12日
總統接見第40屆「國際同濟會臺灣總會」領導幹部一行
馬英九總統上午接見第40屆「國際同濟會臺灣總會」領導幹部一行,除肯定該會長期從事兒童及社區服務所付出的貢獻,並說明我國近年來展現軟實力之具體作為及成效。
總統致詞時表示,「國際同濟會」英文會名KIWANIS源自於美國印第安語,意義為「表達自己的心願」,今年該會世界總會所訂定的年度主題為「我們為兒童打造通向未來的橋樑」(We build bridges for children to the future),係一項務實與振奮人心的主張,符合該會「哪裡需要服務,就到哪裡服務」(KIWANIS is Where a Need is Served)的成立宗旨,且兒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關懷兒童就是關懷我們自己的未來。
總統指出,「國際同濟會臺灣總會」會員人數近年來不斷成長,達到1萬2千多人,目前全國共有16個分區及320個分會,並持續向下扎根,在國內大專院校及高中成立分會。此外,該會積極參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所推動的「消滅母嬰破傷風計畫」,獲國際高度肯定,他與吳副總統也共同響應,同時該會每月辦理兒童及社區服務活動,已投入總經費高達新臺幣2億6千多萬元,令人感佩。
總統也向訪賓提到,我國近年來展現國家軟實力之具體作為,包括我國提出《東海和平倡議》,呼籲相關各方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日本發生地震、海嘯及核子事故時,我國踴躍捐輸賑災;菲律賓月前遭海燕颱風侵襲,我國秉持「人溺己溺、人飢己飢、將心比心、就事論事」的態度,迅速載運物資至該國,讓菲國人民相當感動,菲國總統艾奎諾三世(Benigno Aquino III)也私下表示「還是臺灣人夠朋友」,足證我國雖僅有22個邦交國,但受世界各國尊重,並獲得134個國家與地區給予我免簽證或落地簽證待遇。
最後,總統舉花蓮計程車司機曾世誠及桃園機場免稅店員工陳淑惠拾金不昧為例,強調我國人不斷「做好事、存好心、講好話及當好人」,擁有誠實、善良與正直等美德;總統也談到,來臺旅客已從他上任前的370萬人次成長至去年的731萬人次,希望政府與民間共同努力,讓今年來臺旅客能突破800萬人次,同時繼續將臺灣塑造成為一個愛好和平、重視人道、鼓勵文化及促進商機的國家。
訪賓一行200餘人由「國際同濟會臺灣總會」總會長黃武田率領,內政部次長蕭家淇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熊光華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