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2年11月30日
副總統出席「中華民國管理學會40週年慶祝會」
  吳敦義副總統上午前往臺北福華文教會館出席「中華民國管理學會40週年慶祝會」,除肯定該學會多年來為國家社會所付出的貢獻,並強調臺灣邁向經濟自由化之重要性。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中華民國管理科學學會」於民國62年成立,40多年來提供政府部門多項管理知識及經驗,並協助輔導國內傳統產業與中小企業,殊值肯定。對於該學會理事長劉維琪於致詞時強調「中華民國管理科學學會」長期扮演包括管理科學領航者、管理理論實踐者、管理知識傳播者及管理服務提供者等四大角色,副總統認為,由於該學會匯集產、官、學界等2,000多名具有多年實務經驗的傑出人士,因此亦兼具管理經驗發揚者之角色。
  副總統指出,民國62年我國開始推動十大建設,除將臺灣經濟型態由傳統農業逐步轉型為輕工業,亦為資通訊產業奠定厚實基礎,進一步打造了多項世界第一的產品品牌。
  副總統談到,民國101年我國中小企業家數為130萬餘家,占臺灣全體企業家數的97.67%,創造了833萬的就業人口,占全國就業總人數的77%,顯見國內中小企業已成為臺灣經濟發展命脈,因此政府有責任加速及加強輔導其發展。
  針對近期各界關注《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議題,副總統強調,2010年6月我與中國大陸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當年我國經濟成長率亦攀升至10.76%,為20年來最佳表現,隔年經濟成長率也達4.19%。副總統說,依據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編碼統計,我國目前出口產品共有8,000餘項,然而ECFA早收清單僅囊括539項產品,倘《兩岸貨品貿易協議》未來無法順利洽簽,加以中韓《自由貿易協定》(FTA)生效等因素,將不利於我國經濟發展。
  副總統提到,臺灣現階段所面臨的重要課題在於是否應朝「經濟自由化」邁進,尤其我國目前出口比重35%及56%與《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相關,顯見經濟自由化之重要性;此外,韓國為我國目前最大的競爭對手,該國除與美國已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亦與東協、中國大陸及日本洽談相關經濟合作協議,近期我輸往美國的紡織、工具機及汽車等產品已有下滑趨勢,反觀韓國在上述產品則明顯提升,因此我國未來若不積極推動經濟自由化,恐喪失對韓國的競爭力。
  至於提升臺灣競爭力之具體作法,副總統認為,專利發明讓臺灣充滿活力,但創意必須轉變為商機,同時創新必須轉變成創業,因此希望政府相關部會積極搭設平臺,讓專利發明能夠商業運用,以利國計民生及經濟發展。
  最後,副總統期勉「中華民國管理科學學會」能秉持成立宗旨,持續培育優秀人才及深化管理科學理論,以提供社會各界更豐富的管理知識與經驗,進一步協助臺灣蛻變與提升,讓「經濟自由化行穩致遠、產業重組順利成功」。
  包括「中華民國管理科學學會」理事長劉維琪及名譽理事長徐立德等均出席是項活動。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