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2年11月23日
總統出席「捷運信義線通車典禮」

馬英九總統下午在臺北市長郝龍斌等陪同下出席「捷運信義線通車典禮」,與現場來賓攜手啟動電聯車模型,參觀大安森林公園站公共藝術「秋葉旅人」、「春光乍現」、環型迴廊及水瀑等,續由該站搭乘捷運至象山站,並步行至中強公園視察「信義快速道路施工工程及殉職紀念碑」。

總統應邀致詞時表示,8年前他曾在此參與信義線的開工動土典禮,如今再次前來,此路線已順利完工、即將通車,令人欣喜;此外,未來捷運萬大線、民生汐止線也將陸續施工完成。

總統談及,他剛擔任臺北市長時,捷運乘客日運量約17萬人次,任期結束後已達105萬人次,目前更高達176萬人次,將來加上信義線的運量,可望超過190萬人次,此為「一棒接一棒」,把市政建設做得更好。

總統進一步指出,捷運信義線長度約6.5公里,每1公里耗資新臺幣40多億元,但最重要的是,興建信義線是在臺北市最繁忙的地段施工,可謂「穿著西裝改西裝」,難度很高;而施工單位在過程中,把對交通的影響降到最低,更屬難能可貴,此亦要感謝臺北市民的容忍與配合。

總統也提到,英國某研究機構將全世界的捷運分成小聯盟與大聯盟等兩大類;臺北市捷運原歸類在小聯盟,後來因為運量超過一定標準,轉而升上大聯盟;但不論是在小聯盟抑或大聯盟時期,臺北市捷運的穩定度排比都在前3名,殊值嘉許。

總統說,捷運便利能吸引「機車族」搭乘,有助於減少諸多交通事故。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做過的研究顯示,相對而言,「機車族」發生交通事故死亡率較高,且年齡層較低,會降低平均餘命。因此,相較於其他沒有捷運的城市,臺北市的平均餘命增加與捷運有很大關聯。

之後,為感念殉職工程人員的犧牲、奉獻,總統在紀念碑前行3鞠躬禮,以表達追悼,隨後致詞表示,捷運工程兩位外勞在施工時罹難,他除要求北市府增加原本應給付的死亡補助,也要求應以泰文撰刻紀念碑,除象徵臺北市有偉大城市的高度,也讓大家知道臺北市將所有的外勞及外籍人士當成自己市民一般看待。其後罹難外勞的家屬亦寫信向他致意,此舉也令人欣慰。

包括國策顧問范良銹、臺北市議會及臺北市政府團隊等均出席是項活動。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