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2年11月21日
總統與青年有約-國立臺中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校園座談活動

馬英九總統上午前往臺中市出席「總統與青年有約-國立臺中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校園座談活動」,以「技職再造 產學合作」為題發表專題演說,說明政府對技職教育的規劃與願景。

總統抵達後,首先由臺中高工校長許焴禎、上銀科技公司董事長卓永財、總統府副秘書長熊光華及教育部次長林淑真等人陪同,參觀機械加工實習場、3D快速成型機及CNC五軸加工機,並試做3D列印模具。

隨後,總統於致詞時表示,他上任後曾參訪恆春工商、公東高工、大德高工及新北市南山中學等職校,此次是他第五度參訪高職學校,顯示他對技職教育十分重視。而技職教育一定要從高職階段開始改造,如此才能幫助臺灣產業轉型,從「效率驅動」轉變為「創新驅動」,培養更多小而強的「隱形冠軍」。

總統並稱許臺中高工是一所歷史悠久、辦學有成的職校,創校76年以來,業已培育6萬多名人才,分別任職產業及政府各部門,足證該校學生之專業能力廣受肯定。此外,中工畢業生有90%以上錄取國立科技大學,其中有一半以上錄取前三志願,表現優異。事實上,愈來愈多的國中畢業生雖可錄取明星高中,卻仍決定就讀高職學校,顯示國內對「技職教育」的觀念已經改變,且就讀高職學校受到年輕人歡迎。為此,政府亦愈趨重視技職教育。

總統提到,今年9月27日卓永財董事長到總統府進行專題演講,渠以國外實施產學合作的例子,強調技職教育對國家產業的重要性,並稱許臺中高工學生素質不亞於諸多科技大學,因而促成此次參訪,而他今日親自前來,對於同學們努力練習銑床、車床加工、五軸加工及3D列印機具的操作,確實留下深刻印象。

總統強調,臺灣有許多中小企業,規模不見得很大,但因為擁有關鍵技術,所以在全球專業領域中數一數二;有鑑於此,政府參考德國管理大師赫曼‧西蒙(Hermann Simon)提出的「隱形冠軍」概念,於去年開始推動《中堅企業躍升計畫》,迄今已投入1千萬美元經費,遴選出國內74家業者,例如捷安特(巨大機械)、法藍瓷等,未來將再投入1千萬美元,累計可輔導150家以上具潛力的企業,期建立臺灣本土的「隱形冠軍」企業群。

總統表示,政府在2年前開始實施有條件高職免學費後,就讀高職的學生人數提高將近2個百分比。而明年即將推動的12年國教,也將優先從高職開始實施免學費,該等政策即為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就讀職校。

針對技職再造計畫,總統指出,教育部今年11月公布「第二期技職教育再造計畫」,總經費達新臺幣202億8,950萬元,有關設備更新經費就占新臺幣80億元,其中預計有新臺幣30億元將用於高職教育,期能充實各項實習設備。

總統也提到,他日前曾與世界經濟趨勢預測專家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會晤,克里斯認為3D列印與雷射切割技術將造成第三次工業革命,因此建議臺灣多使用3D列印機器,讓學生透過實際操作以發揮創意。未來政府不但要加強技職教育在儀器設備方面的投資,而且速度要快,才能跟上世界的腳步,而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三年內辛苦考取的證照真正獲得企業界的認可與支持,並順利就業。

總統指出,中工歷年來推行各項產學合作計畫,包括輪調式建教合作班、產學訓精密機械班、產學攜手專班,以及明年度即將與上銀科技公司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合辦的「精密機械產學攜手合作專班」等,而學生倘加入上開專班,不僅能銜接高職與科大的課程,且「畢業即就業」。總統也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企業參與本項計畫。

總統進一步說明,教育部業已規劃在「第二期技職教育在造計畫」中,從各職業學校遴選及補助約100個班次,期打造「實務技能學習」課程,加重學生在就業導向之課程,培養畢業後即就業的能力。換言之,學校一方面跟企業合作,另方面經過政府的協助,提早讓學生接觸實務工作。事實上,學生在工作一段時間後仍可繼續升學,目前很多知名大學的MBA研究所都希望招考有工作經驗的學生入學。

談及「產學訓合作訓練」計畫,總統並以他日前訪視臺中市崴立機電公司時,學員張家維分享參與該計畫之經驗為例,說明渠以「3+4模式-高職+四技」方式接受訓練,不但獲得學位,具備專業工作技能,同時也獲聘為正式員工。然而,目前僅約800人參與上開計畫,未來行政院仍將擴大辦理,希望企業界共同努力,讓該項計畫順利成功。同時,政府也會努力增加經費,推動技職再造二期計畫,讓學生在學校即可培養充分就業能力,形成多贏局面。

隨後,總統也聆聽台上3位學生分享參與產學訓合作計畫、就讀建教班「輪調式學習」之收穫,及正規班加強實務訓練等經驗。此外,總統也與在場學生進行問答,並讚許中工學生有80%以上都通過全民英檢初級,是很好的學習風氣,也建議同學們一定要加強英文,將來參加國際比賽才能以英文說明作品,與世界接軌。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