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2年11月01日
總統接見美國聯邦眾議院「國會臺灣連線」訪華團

馬英九總統下午接見美國聯邦眾議院「國會臺灣連線」訪華團,除感謝訪賓長期為我國仗義執言,並盼持續深化臺美關係。

總統致詞時表示,他上任5年多來積極改善對美關係,恢復雙方高層互信,使臺美關係處於1979年斷交以來的最佳階段,包括美國前任國務卿柯琳頓(Hillary Clinton)及現任國務卿凱瑞(John Kerry)均曾公開表示臺灣是美國的重要夥伴,而該國國務院亞太事務副助理國務卿梅健華(Kin Moy)日前更公開表示,美國戰略的關鍵係與臺灣建立「全面、長久且互惠的關係」,凡此均顯示彼此關係之友好密切。

談及臺美關係的具體進展,總統舉例,去年11月,我國正式加入美國「免簽證計畫」(VWP),成為37個參與國中唯一與美國沒有正式外交關係的國家;今年2月,雙方簽訂新版《特權、免稅暨豁免協定》,大幅修正1980年所簽訂之內容,提供雙方互派人員更多保障;今年3月,臺美重啟延宕6年的《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談判,朝向簽訂雙邊投資協定的方向邁進。而今年10月,蕭前副總統出席第21屆「APEC經濟領袖會議」時,更與美國務卿凱瑞舉行雙邊會談,就未來我國參與《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一事交換意見。此外,包括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及「國際民航組織」(ICAO)年會等活動,我國均獲美國大力支持,我政府及人民對此感念在心。

總統向訪賓說明,我國在過去一年內分別解決與日本及菲律賓的漁業爭議,日、菲兩國均係美國盟邦,我國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對各方均有益處。對於美國聯邦眾議院「國會臺灣連線」共同主席卡特(John Carter)於今年5月臺菲發生漁業爭端之際,於國會發表聲明支持我國,並敦促菲律賓儘速完成透明及公正的調查,賠償受害者家屬,及與我國就漁業協定展開談判,總統特別表達感謝,並指出,菲方目前已完成調查及賠償等要求,儘管談判仍在進行,但也已有具體成果,未來可望大幅降低類似事件發生之機會。

總統也提及,過去5年多來,政府改善與中國大陸的關係,雙方現已簽署19項協議,其中,美方的支持更是我方繼續推動兩岸和解的重要力量。總統強調,兩岸關係的改善不但可以降低臺海緊張,也有助促進區域和平,因此,美國、日本及大部分國際社會成員皆對我方作法給予高度肯定;尤其是2008年,美國前總統布希與當時中國大陸領導人胡錦濤通電話時,更確認了中國大陸願意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恢復與臺灣的協商,對於推動兩岸關係極具助益。此外,布希總統及歐巴馬總統對我之軍售亦有助強化我國防安全、增強我國防力量,使我方更有信心與大陸改善關係。

總統說,卡特主席除持續關注《臺灣關係法》的執行,並一再呼籲美國政府售我F16 C/D型戰機;儘管我方並未獲得F16 C/D型戰機,但原有之F16 A/B型戰機性能已獲提升,與F16 C/D型戰機的性能相距不遠。對於卡特主席之貢獻,總統再度表達由衷謝忱,希望渠未來能持續促進臺美之合作與交流。

訪賓包括美國聯邦眾議院「國會臺灣連線」共同主席卡特及立法主任紀史提(Steve Gilleland),由「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代理處長酈英傑(Brent Christensen)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國家安全會議副秘書長張大同及外交部次長石定也在座。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