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2年10月29日
總統接見歐洲議會外交委員會訪華團
  馬英九總統下午接見歐洲議會外交委員會訪華團時,重申我國希望能儘速與歐盟洽談經濟合作協議,以深化彼此的經貿關係。
  總統致詞時表示,歐洲議會於今年10月24日通過歐盟「共同外交暨安全政策(CFSP)」年度報告,其中包括對我國非常友好的決議案,除再度肯定我國推動兩岸關係及區域安全的貢獻,並重申支持我國有意義參與國際組織與活動,同時亦希望臺灣與歐盟推動洽談經濟合作協議。對該議會長期之支持,特別要表達由衷謝意。
  總統說,歐盟共有28個成員國,而歐洲議會所通過的決議對我參與國際活動均深具助益,例如今年9月我國以特邀貴賓身分參加「國際民航組織」(ICAO)第38屆大會,係我國退出聯合國42年後首度與會,意義重大;歐盟外交暨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艾希頓(Catherine Ashton)更特別針對此事表示歡迎,讓外界瞭解歐盟對我國的支持,我政府與國人對此均感念在心。
  談及經貿議題,總統指出,歐盟係我國全球第四大貿易夥伴,我則為歐盟在亞洲第七大貿易夥伴,去年雙邊經貿額已達486億美元。又,歐商來臺投資迄今已逾320億美元,為我國最大的外資來源。
  對於歐洲議會於今年10月9日通過《臺歐盟經貿關係決議案》,呼籲歐盟啟動與我《投資保障及市場進入協議》談判一事,總統認為,雙方經貿關係既已達此地步,若能簽署投資保障協議或經濟合作協議,定能擴大成果;丹麥智庫研究即指出,倘臺灣與歐盟能簽署類似自由貿易協定之經濟合作協議,雙方GDP均可望成長逾100億歐元。
  總統進一步說明,由於我與他國洽簽自由貿易協定之腳步落後,他上任後為趕上進度,政府除與中國大陸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與日本簽署《臺日投資協議》,與美國重啟《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談判,並於今年7月與紐西蘭簽署《臺紐經濟合作協定》(ANZTEC),而與新加坡洽簽的經濟合作協議也已進入最後階段,足證我國積極與主要貿易夥伴拓展經貿關係,因此,希望在此波簽署浪潮中,亦能儘快與歐盟展開洽談。
  談及我國推動區域和平之努力,總統表示,我國與北方的日本及南方的菲律賓雖均有漁業爭議,但今年內皆已獲得解決。在臺日方面,雙方已於今年4月簽署《臺日漁業協議》,擱置主權爭議,獲致「主權未讓步、漁權大進步」之成果,殊具意義。而在菲律賓公務船槍殺我國漁民部分,我國政府持續以堅定立場進行交涉,終獲菲方同意道歉、賠償及懲兇,雙方並就漁業協議進行會談,儘管協議尚未簽訂,但彼此已有共識不得使用武力,並於執法前知會對方,而若有需要登臨、逮捕或扣押,亦應在最短時間內釋放相關人員,凡此均按照《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之規定,代表雙方將以和平方式依據國際法解決爭端。
  至於我與中國大陸之漁業爭議,總統說,雙方刻正進行相關協商,希望透過合作建立共同養護及管理區域,以保障漁業資源,減少不必要的摩擦。
  總統認為,政府改善兩岸關係的同時,我國際關係亦獲得改善,尤其是我與歐盟的關係已達歐盟成立以來的最佳階段。總統強調,既然兩岸關係已從敵對變成和解,國際關係與兩岸關係亦可從過去的「惡性循環」轉變為「良性循環」。
  總統說,過去兩岸在國際舞台上相互對立、「挖對方邦交國」之作法已走入歷史,雙方關係在許多領域均已獲得改善,儘管仍有進步空間,但這一步踏出去之後,應可給予歐洲友人更多信心,畢竟「如果北京願意與臺灣改善關係,歐洲的朋友還在等什麼?」因此,希望未來能持續深化與歐盟的交流與往來,以進一步增進雙方人民的福祉。
  訪賓一行包括歐洲議會外交委員會第一副主席波維拉(Fiorello Provera)、第三副主席科瓦契夫(Andrey Kovatchev)、對美關係代表團副主席札薇拉(Niki Tzavela)及議員弗渥梭維契(Jacek Wlosowicz)等人,由外交部次長石定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秘書長楊進添及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甘逸驊也在座。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