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2年10月14日
總統接見「中華民國第51屆十大傑出青年」當選人
  馬英九總統上午接見「中華民國第51屆十大傑出青年」當選人,除推崇本屆得獎青年楷模的優異表現,並期許渠等持續在工作崗位上發光發熱,為國家社會服務與奉獻。
  總統於致詞時表示,「國際青商會中華民國總會」於民國42年成立,目前全臺共有156個分會及6,800名會員;該會秉持「服務人群、訓練自己」理念,不斷向前邁進,並經常舉辦內部訓練活動,教導會員如何籌辦會議及大型活動等;其中「十大傑出青年」選拔活動自民國52年開辦,為該會所舉辦最具指標性的活動,迄今已有499名優秀青年獲獎,為國人學習與效法的典範,而他就任總統以來,係第六度接見「十大傑出青年」當選人,從渠等優異事蹟中,獲得許多啟發。
  總統並逐一介紹本屆「十大傑出青年」當選人傑出事蹟:
  「體育技藝類」得獎人分別為陳彥博及許淑淨。陳彥博參加極地超級馬拉松比賽,過程充滿辛酸,但渠均秉持「Do Something Amazing」信念,克服完成;許淑淨則為舉重選手,在國際賽事中屢獲佳績,並將獎金回饋母校,深值嘉許。
  「科技發展類」得獎人張加強以製程無毒環保的「低溫大氣壓電漿透明導電鍍膜製程與設備技術」,榮獲2011與2012年《華爾街日報》全球科技創新獎,以及2012年第50屆全球百大科技獎(R&D 100),讓臺灣的透明導電鍍膜技術領先全球,實屬不易。
  「基層勞教類」得獎人溫國智為烹飪專家,榮獲第30屆全國技能競賽中餐組第一名,並於北京及新加坡世界烹飪大賽等競賽中相繼獲獎。總統說,新加坡目前更設置專款吸引臺灣烹飪人才赴該國工作,顯見我國臺菜料理實力已不容小覷。
  「醫學研究類」得獎人湯智昕於攻讀博士期間發表多項深受學術界重視的論文,不到37歲即升等教授,擔任醫學研究所所長,並致力骨質疏鬆藥物研究,深具臨床運用價值。
  「社會服務類」得獎人林麗蟬為來自柬埔寨的新住民,10多年前來臺時仍不諳中文,但期間不斷展現熱情與熱心,積極投入新住民及社區服務發展工作,跨越族群藩籬,殊值肯定;總統說,目前全臺新住民約48萬人,在許多領域均有傑出表現,顯見臺灣係一具有包容性的社會。
  「文化藝術類」得獎人分別為林蔚昀及李柏毅。林蔚昀長期翻譯波蘭文學作品,獲得波蘭文化部頒發「文化貢獻獎」表揚,為首位榮獲該獎項的臺灣作家,對促進臺波文化交流卓有助益;李柏毅雖患有自閉症,但透過繪畫與世界建立對話窗口,並自2011年起受邀在許多國家的美術館參展;對於他的母親簡靜惠女士悉心照料,給予渠最好的教育,總統也給予高度肯定。
  「公共行政類」得獎人葉文新為行政院海巡署偵查員,長期執行海岸巡防工作,肩負查緝毒品、非法移民及捕魚等任務,為國境第一線嚴格把關,捍衛我國海疆與保衛漁民,令人欽佩。
  「農漁環保類」得獎人蘇振文擔任檢察官一職,長期訪查淡水河沿岸砂石場非法排放汙水的源頭,打擊環保犯罪,讓淡水河水質成為30多年來最乾淨的時刻,並獲「探索頻道」(Discovery)等國內、外媒體肯定。
  總統談及,他過去在擔任行政院研考會主任委員時,即負責《淡水河系汙染整治計畫》列管工作,曾親赴現地勘查,而目前淡水河水質已大幅改善,部分汙染流域經整治後已改善為輕度汙染,且若干魚種亦逐漸恢復繁殖。
  最後,總統強調,他於國慶大會發表演說時提到「大開放、大身手、大舞臺、大希望」理念,即是政府對青年的大承諾,而在主、客觀環境條件均具備之情況下,政府將繼續鼓勵年輕人振翅高飛、追求夢想及服務人群。
  「國際青商會中華民國總會」總會長郭輝鴻率領「十大傑出青年」一行,由內政部次長蕭家淇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秘書長楊進添也在座。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