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總統上午前往高雄市出席義守大學「學士後醫學系外國學生專班」開訓暨揭牌典禮,期勉與會學子勤勉向學,返國後為國家發展及人民幸福做出貢獻。
總統抵達後,首先聽取義大校長蕭介夫簡報「學士後醫學系外國專班」內容與特色,隨後與總統府秘書長楊進添、外交部長林永樂、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甘逸驊、行政院政務委員兼南部辦公室主任楊秋興及義守大學創辦人林義守等共同主持揭牌儀式。
總統致詞時首先恭喜來自史瓦濟蘭、甘比亞、吉里巴斯、帛琉、索羅門群島、馬紹爾群島、多明尼加、海地、瓜地馬拉、聖文森、聖露西亞及薩爾瓦多等十二個友邦的33位同學以優異成績獲得錄取,成為該專班第一屆學生。
總統表示,義大「學士後醫學系外國專班」的設立緣起於他去年4月訪問非洲友邦時,深感我國雖然長期提供醫療服務並捐贈醫療器材,但許多友邦仍缺乏醫療人才與資源,以致無法滿足當地民眾醫療需求。尤其多位國際事務專家也認為,對外援助「給魚吃不如給釣竿」,因此他返國後,即指示相關部會研議,在行政院、外交部、教育部與衛生福利部等部會及義守大學的通力合作下,經過一年多的努力,順利完成該專班的設置,令人欣慰。
總統指出,他自就任總統以來,即期盼中華民國在國際社會扮演「和平的締造者」、「人道援助的提供者」、「文化交流的推動者」、「新科技與商機的創造者」及「中華文化的領航者」等五種角色,義大「學士後醫學系外國學生專班」的設置不僅符合此一理念,更是我國推動「活路外交」的重要實踐;尤其中華民國的醫療教育、醫學水準及健保制度在國際上具有一定的地位,若能將其進一步推廣至友邦,必能創造多贏的局面。
談及我國的高等教育,總統表示,目前我國大專院校共有162所,依據2012年「世界經濟論壇」(WEF)發表的全球競爭力評比,我國「高等教育與訓練」名列全球第九,而「世界銀行」(WB)公布的2012年《全球知識經濟指數評比》,我國排名第十三,在亞洲更名列第一,顯示我國高等教育在全球名列前茅;在境外學生方面,他上任前為3萬多人,去年已增至6萬7千人,預計在2016年將達到10萬人,其中大陸學生即由5年多前的800人提升至現今的2萬人。政府積極推動境外學生來臺,除希望藉此增加臺灣學生的國際觀,亦盼讓外國學生能有機會體驗臺灣豐富與優質的教育資源。
總統進一步說明,我國現正與美國合作進行《太平洋島國青年領袖培育計畫》(PILP),協助太平洋六友邦培訓未來領袖人才;而前年我國與泰國、越南、印尼及印度等國家合作,預計於10年內引進各國約4,000多名教師來臺就讀研究所,從事技職領域的研究,凡此均證明我國教育水準深受國際肯定。
總統提到,美國《紐約時報》著名專欄作家湯馬斯.佛里曼(Thomas Friedman)曾讚譽我國人口雖不多,且缺乏天然資源,但靠挖掘「腦礦」,讓中華民國得以立足世界;期勉友邦學子珍惜在臺學習的機會,善加運用各項教學資源,學成歸國後為國家發展與人民幸福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