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2年10月01日
副總統出席「世界臺灣商會聯合總會第19屆年會暨第3次理監事聯席會議」閉幕典禮
吳敦義副總統下午前往臺中市出席「世界臺灣商會聯合總會第19屆年會暨第3次理監事聯席會議」閉幕典禮,以及新舊任總會長、監事長交接典禮,除感謝臺商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努力與貢獻,也說明政府各項改革措施及推動經濟復甦策略。
副總統應邀致詞時表示,多年來「世界臺灣商會聯合總會」號召各地分會,在全球各地堅定支持政府,協助推動公眾外交及促進經貿發展等,例如捐助泰國偏遠地區學校學童獎學金、捐贈柬埔寨白米等,充分展現海外臺商人道關懷精神,也為臺灣在國際上爭取更多友誼,令人敬佩。
副總統指出,民國97年馬總統上任後,兩岸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基礎上恢復制度化協商,開展和平大局,已獲致具體成果,例如目前給予我國免簽證待遇的國家及地區達133個,除代表我國已成為值得尊敬、受人歡迎的國家,對於長年旅居大陸的臺商而言,亦可省下回臺辦理簽證的費用與時間。
副總統進一步說明,政府亦透過簽署包括《兩岸投資保障和促進協議》及《兩岸貨幣清算合作備忘錄》等,保障臺商的人身安全與投資權益,對促進兩岸經貿交流極有助益。近5年來陸資申請來臺投資案共有398件,獲准來臺的高階管理人員雖僅有216人,但為臺灣創造了6,671個工作機會。
副總統談及,自馬總統上任以來,我國在全球各項競爭力評比方面,均名列前茅;尤其在改善經商環境方面,「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 (BERI) 所做2013年《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我國的投資環境評比名列全球第3,僅次於瑞士及新加坡,為全球最安全可投資的國家之一。而外國來臺旅客每年更以百萬人次成長,從民國97年的384萬人次,成長至101年的731萬人次,預估今年將達800萬人次,至105年底更可望突破千萬人次,顯見我國獲得國際社會的尊敬與肯定。
副總統強調,政府去年已實施《加強推動臺商回臺投資方案》,迄今共核准58家企業,投資金額超過新臺幣2,000億元,並創造了2萬8千個就業機會,顯示臺灣經濟正穩健邁向復甦大道,目前亦為臺商回臺投資的最佳時機,期盼臺商未來能以臺灣為重要發展基地,繼續支持政府,共同為國家邁向更美好的未來打拚。
包括新任總會長楊信及卸任總會長李芳信等均出席是項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