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2年10月01日
總統接見國際趨勢分析大師大前研一(Kenichi Ohmae)博士
馬英九總統下午接見國際趨勢分析大師大前研一(Kenichi Ohmae)博士,雙方針對兩國能源政策、日本核電發展經驗及全球核電發展趨勢等議題廣泛交換意見。
總統致詞時首先表示,大前博士是世界著名的管理經濟學家,也是趨勢預測專家,更具有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核子工程博士的專業背景,對核能問題有深入研究。過去一年內,日本政府的核能政策曾數度轉變,大前博士亦參與過程中的規劃及監督工作,具有豐富的實務經驗。
針對全球核電發展趨勢,總統指出,兩年前日本發生福島核災,此一事件對全球核電發展投入很大變數,除各國人民的反核聲浪不小,也有少數國家如德國、瑞士及比利時等決定在 9至 21年內逐步廢核,但由於核能具有發電效率高、不排碳及安全存量高等優點,廢核政策並未成為世界趨勢。
總統進一步說明,包括美國、俄羅斯及日本等曾經發生過核災的國家,皆於事後恢復核能使用,而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及印尼等產油國亦計畫興建核電廠;此外,發展再生能源績效卓著的歐洲國家,例如瑞典、芬蘭、英國及西班牙都決定繼續發展核能。實際上,全球目前共有31國使用核電,另有18國計畫或正在興建核電廠,這49個國家占全球土地面積 54%、人口 76%及GDP 88%。
談及日本能源政策的轉變,總統表示,日本早期訂定「核能立國計畫」,至福島核災後,日本核能政策轉變為「全面廢核」,惟去年該國眾議院大選結束後,再度轉變為「減核而不廢核」;今年9月中旬,日本唯二運轉中的兩座核電機組進入定期檢修程序,更使日本真正進入「無核階段」,其中的轉折與代表的意義,值得探討。
總統進一步指出,去年日本政府因大量進口天然氣以取代核能,使該國貿易逆差達8兆日圓,今年可能擴增至10兆日圓,電價也隨之調漲;根據經濟部預估,日本今年家庭用電將調漲10%到12%,產業用電則調漲17.5%到19%,相信會對日本經濟發展與人民生活造成影響。
總統告訴訪賓,臺日有許多相似之處,包括同為海島、擁有獨立電網及位處環太平洋地震帶上,此次福島事件給我國帶來很大警惕,政府一方面增高核四廠的防海嘯牆,同時建立「斷然處理措施」,在關鍵時刻寧可犧牲核電廠,也不讓放射性物質外洩。事實上,我國核一、二及三廠的六部機組在聯合國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今年公布全球30國核電廠「單位效能因素」(Unit Capacity Factor)的評比中名列第5,超越美國、南韓、德國、法國及英國,證明臺灣在核電廠的營運上表現傑出。
最後,總統提到,兩年前我政府提出「確保核安、穩健減核、打造綠能低碳環境、逐步邁向非核家園」的能源發展願景,期盼大前博士能針對我國能源政策提供寶貴建議,做為政府施政參考。
訪賓尚包括「東元集團」會長黃茂雄,由經濟部長張家祝及「亞東關係協會」會長李嘉進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秘書長楊進添及國家安全會議副秘書長張大同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