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2年09月28日
總統出席102年臺北市各界紀念大成至聖先師孔子誕辰2,563年釋奠典禮

適逢教師節,馬英九總統上午出席102年臺北市各界紀念大成至聖先師孔子誕辰2,563年釋奠典禮,緬懷至聖先師的道德思想以及對全人類文明的貢獻,並期許各界將儒家思想活學活用、發揚光大。

總統抵達後由「正獻官」臺北市長郝龍斌等陪同,在引贊禮生引導下,至大成殿孔子神位前上香並行三鞠躬禮,繼由樂生演奏上香禮樂,儀式莊嚴隆重。

稍後總統於致詞時指出,他在臺北市長8年任內,每年均親自參加祭孔典禮,就任總統後,也三度出席臺北市祭孔活動,所以今年是他第11次參加此一祭孔活動,希望以實際的行動表達尊師重道及對弘揚儒學的重視,進而促使各界共同努力活化孔廟及孔學。

總統提到,他在臺北市長任內曾訪問日本東京「浴風會」老人安養院,該院名稱即係來自論語:「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此外,韓國、日本、越南及新加坡等國也有祭孔儀式,美國加州舊金山更訂有「祭孔日」,足見孔學在世界各地之影響力。

總統表示,聯合國在1991年通過禁止北太平洋使用流刺網捕魚的決議案,但早在幾千年前,《孟子》梁惠王篇即提到:「不違農時,穀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穀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說明古代即使沒有現代科技,也具備生態保育觀念,非常進步。

總統進一步指出,他自20多年前起參與推動兩岸事務、制訂相關政策時,亦參考該篇: 「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惟智者為能以小事大」的道理,由此可見,老經典也可得到新智慧。

總統也提到,他在臺北市長任內,通過讓當地士紳陳維英入祀孔廟,表彰其對地方教育與文化的重大貢獻,也進一步促使地方與孔教、儒教充分結合。

最後,總統再度呼籲各界積極推廣儒家文化,祭典活化,深思如何將儒學及孔學理論變成生活的一部分,並讓全世界瞭解、認識與欣賞儒學及孔學的貢獻,使臺灣成為「中華文化的領航者」。

該釋奠典禮由孔子第79代嫡孫孔垂長為奉祀官。包括內政部長李鴻源、教育部長蔣偉寧及考選部長董保成等均出席是項典禮。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