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2年09月26日
總統出席「總統與青年有約-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校園座談活動」暨訪視衛生福利部「雲林教養院」

馬英九總統上午前往雲林縣出席「總統與青年有約-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校園座談活動」,以「多源發展 永續未來」為題發表專題演說。

總統抵達後,首先由雲科大校長侯春看、教育部次長陳德華、經濟部次長杜紫軍及總統府副秘書長熊光華等人陪同,聽取綠能科技與再生能源應用相關簡報,對於該校研發多項兼具節能與環保的創意商品,總統也表達高度興趣,並親自體驗騎乘「太陽能電動車」及「健康創新自動環保自行車」。隨後,總統發表專題演說,並與學生進行座談。

總統首先表示,今年5月20日原訂於雲科大舉辦就職5週年活動,但因擔心中南部豪雨災情,決定延後,而當初選擇於該校舉辦的原因,係為彰顯他對技職教育的重視。總統說,兩年前政府即實施有條件高職免學費,明年實施的12年國教也優先從高職一年級開始,逐年實施全面免學費;同時,教育部推動一系列獎勵科技大學的計畫,包括原有的「教學卓越」計畫、新設的「典範科技大學」,以及最近通過補助200億元的「技職再造二期計畫」等。

總統談及,近年來科技大學的表現相當亮眼,以雲科大為例,該校創立於民國80年,培育無數人才,去年在德國「iF全球設計大學」排行榜上名列第19,設計領域則為全球前50大頂尖學校之一,今年也榮獲德國iF概念設計大獎等。今日參觀該校多項研發成果,包括太陽能自行車及智慧創意節能冰箱等,令他印象深刻,而該校與綠能產業界合作規劃,將節能減碳運用在校內的智慧綠能建築「工程六館」,亦令人感受到該校積極開發及使用綠能設計的用心與成果。

針對我國能源政策,總統指出,臺灣98%的能源仰賴進口。面對燃煤、石油、天然氣、核能、風力、生質能及太陽能等各種能源選擇時,任何一種都不能輕易放棄,必須追求適當的搭配。而搭配的標準除了效率高、成本低與排碳少之外,尚需考量其充份穩定供應的能力與安全性,找出對我們最有利的組合。

總統進一步說明,去年臺灣電力系統發電的能源比例第一是燃煤,占41%,其次為燃氣,占30%;第三則是核能,占18%,上述三種能源占我國發電比例近九成;而過去幾年政府通過《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大力發展的再生能源,目前只占發電比例的3.4%,相較於其它發電方式進步空間仍大。

總統說,再生能源具有排碳少及燃料成本低等優點,但缺點是供電不穩定,價格也較高,例如太陽能發電每度電成本為6.8元到9.5元,係臺灣目前平均發電成本3.04元的2至3倍;燃煤發電成本低、效率高,每度電1.6元,安全存量也有30天,但排碳量大;而天然氣效率不差,排碳又不到燃煤的一半,但幾乎全部仰賴由國外進口的液化天然氣(LNG),每度電3.8元,是燃煤的兩倍,同時安全存量低,夏季存量只有7天,目前第三座LNG接收站又尚未興建完成,若因颱風或人為因素無法進口,容易發生供應危機。

總統進一步指出,核能發電成本低,核一、二及三廠每度為0.72元,核四預定每度2元,且效率高、不排碳,安全存量達一年半。我國使用核能發電已有30多年歷史,今年4月聯合國「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公布全球30國核電廠「單位效能因素」(Unit Capacity Factor)的評比中,臺灣名列第5,超越美國、韓國、德國與日本,表現優異。

總統也提到,2年前日本發生福島核災後,各國皆全面檢討核能安全,我國也立即加強現有的安全防護措施。他昨日接見「世界核能協會」(World Nuclear Association)秘書長阿格尼塔.瑞新(Agneta Rising),渠向他表示,福島事件之後,各國人民出現反核聲浪,但廢核政策並未成為世界趨勢;而在核廢料處理方面,亦有一些新科技已展現成果。此外,根據晚近世界著名機構的預測顯示,即使到2040年,雖然燃煤的使用比例會下降、燃氣及再生能源的比例會上升,但核能仍會在全球發電結構中扮演重要角色。

總統重申,政府提出的「能源政策」係在「不限電、維持合理電價、達成國際減碳承諾」三項原則下,推動「確保核安、穩健減核、打造綠能低碳環境,逐步邁向非核家園」;但與反核人士不同的地方在於,政府採取的是「穩健減核」,亦是《環境基本法》所要求「逐步到位」的減核,不是一次到位的減核,至於過渡期間,仍將全力發展再生能源。

總統表示,雲科大積極推廣再生能源的研發,並透過尖端科技設計出許多兼具實用與環保的產品,令人敬佩,期許該校學生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持續投入研發與設計領域,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

隨後,總統也聆聽台上3位同學參與綠能研發的心得、介紹獲得德國紅點設計大獎的「竹雲椅」,以及同學到海外實習的收穫與成果等。此外,總統也與在場同學進行問答,並鼓勵同學前往國外打工度假,除可深入瞭解異國文化,更可獲得實際工作經驗,提高未來求職的競爭力。

座談結束後,總統前往衛生福利部「雲林教養院」訪視,慰勉該院工作人員的付出與辛勞,並致贈加菜金以表達關懷院生之意。

總統致詞時表示,該院係由「雲林女子習藝中心」改制為教養院,迄今已有23年歷史,原屬內政部,今年7月後改隷衛生福利部,院方特別規劃更年期保健課程與身心機能活化運動,並推動「慢活人生、在地樂活」計畫,以協助所有身障婦女朋友快樂過生活。此外,院內目前有48位年輕的女性學員,院方透過開設技藝課程,協助學員考取各種技術證照與證書,最近4年內來到院內的207位,已考取232張證照,令人敬佩,也期盼學員能自立自強、重新開始,活出精采人生。

總統指出,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迄今年6月底止,國內身心障礙人口已達112萬餘人,因此政府編列高額的社福預算,例如針對身心障礙者提供的生活補助,民國101年就核撥了201億元,受惠人數超過417萬人次;而從98年到101年,各級政府投入照顧身心障礙者的各種預算更達到1,366億元,顯示政府對身心障礙朋友的照顧不遺餘力。

總統提到,政府除逐年提高社福預算,亦不斷加強社福機構的軟硬體設施,去年轉往社福機構照顧的身心障礙者,在今年6月底時已有1萬9,208人;期盼雲林教養院能不斷自我提升、求新求進步,提供更專業並符合社會需求的服務,以達成「有愛有夢、希望家園;健康活力、溫馨洋溢」的願景。

包括衛生福利部次長曾中明、雲林縣議會議長蘇金煌及雲林教養院院長陳立庚等均出席是項活動。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