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2年09月25日
總統接見比利時眾議院訪華團
馬英九總統上午接見比利時眾議院訪華團,除代表我政府與人民歡迎訪賓來訪,並盼持續提升兩國各項交流與合作關係。
總統致詞時首先表示,過去十年內,比利時國會曾四度通過決議案支持我國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及「國際民航組織」(ICAO)等國際組織;而就在今天,我國交通部民航局長沈啟以特邀貴賓身分,參加在加拿大蒙特婁舉辦的ICAO第38屆大會,此係中華民國在失去聯合國席位42年後,首度受邀與會,在此特別感謝該國國會給予中華民國堅定及持續的支持。
總統指出,臺灣上空有14條國際航線及4條國內航線,空運往來十分繁忙,每年須提供130萬次資訊服務予飛經「臺北飛航情報區」之飛機,以保障各班機之飛行安全;今年9月13日我國接獲ICAO理事會主席的邀請參加ICAO大會,歐盟外交暨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艾希頓(Catherine Ashton)女士也透過發言人發布聲明表達歡迎之意,顯示歐洲議會長期支持我國有意義參與國際社會之努力已展現成果。
總統進一步說明,他於5年前上任後,以臺灣為中心之東亞航空發生極大改變,例如兩岸開放直航前,僅有間接通航與節日包機,目前兩岸直航班機每天有86班次,每年往來於兩岸間的旅客高達8百萬人次;而我國與日本簽署《開放天空協議》後,雙方人員往來大幅增加,去年兩國互訪旅客合計近300萬人次,航空交通十分密切;因此,我國參與ICAO確有其必要性。
針對臺比及臺歐經貿關係,總統表示,比利時為我國在歐盟第6大貿易夥伴,去年雙邊貿易總額約18億美元;該國法蘭德斯及瓦隆尼區政府貿易局亦分別與我「國際經濟合作會」簽署合作備忘錄;此外,我與歐盟的經貿關係亦持續提升,歐盟是我全球第4大貿易夥伴,我則為歐盟在亞洲第7大貿易夥伴,且歐商為我最大外資來源。總統認為,目前我國與歐盟經貿關係密切,雙方若能簽署《經濟合作協議》(ECA),將有助於增進雙邊經貿關係;若無法立即簽署ECA,或可參考臺美經驗,先行簽署雙邊投資協議,以「堆積木」的方式促進雙方合作。
總統也提到,2年前歐盟給予我國人免申根簽證待遇,我赴歐旅遊之民眾隨之大幅增加,有助於提升雙方交流;其次,今年3月「臺比度假打工協定」正式實施,雙方每年互予200個名額供兩國青年度假打工,反應十分熱烈,期盼未來能進一步擴大名額,讓更多青年體驗彼此特有的生活文化。此外,今年1月底在臺北舉行的「2013臺北國際書展」邀請比利時擔任主題國,而9月份我國也以主題國身分首度參加「2013年布魯塞爾漫畫節」(Fête de la BD 2013),雙方文化交流日趨熱絡;期盼訪賓持續於國際場合支持我國,進一步擴大雙方合作關係。
訪賓一行包括比利時眾議院副議長德百孟婷(Corinne De Permentier)、眾議員金德曼(Gerald Kindermans)、蓋斯當(Luc Gustin)、范艾絲柏克(Jan Van Esbroeck)及巴斯汀(Christophe Bastin)等,由比利時臺北辦事處處長魏孟嵐(Caroline Vermeulen)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甘逸驊及外交部次長史亞平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