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2年09月06日
副總統出席「全國金融業工會聯合總會」20週年慶祝活動
  吳敦義副總統下午出席「全國金融業工會聯合總會」20週年慶祝活動,代表政府歡迎來自海外的金融工會代表來華與會,並期勉與會者繼續協助政府做好各項金流服務,使金融產業更健全,社會更安定。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全國金融業工會聯合總會」涵蓋銀行、保險、證券及金控等會員工會44家,會員總數逾5.2萬人,係目前臺灣極具規模的行業別工會聯合組織;此次盛會有來自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及印度等工會的重要菁英與會,深具意義。
  副總統說,民國97年馬總統剛上任,全球正遭逢金融海嘯襲擊,我國經濟亦受波及,當年10月政府立即推出「銀行存款全額保障」政策,並提出「三挺政策」,亦即政府挺銀行、銀行挺企業、企業挺勞工,終於安度金融危機。
  副總統指出,金融業是提升社會競爭力及國家生存發展最重要的基石之一,依據「世界經濟論壇」(WEF)近幾年所發布之《全球競爭力評比》,我國均名列前茅,尤其在「金融服務業」競爭力評比方面,2011年我國排名第24名、2012年排名第19名,今年排名第17名。此外,近年來金融業的呆帳從民國97年的1.5%降至今年為0.4%,與昔日相較降低甚多,而民國97年銀行業盈餘444億元,去年盈餘2,402億元,今年1-7月盈餘為1,608億元,顯見今年業績會比去年更佳。
  提及兩岸金融業發展,副總統表示,金融和產業是一種相互依存的關係,所以當產業到海外進行投資布局時,金融業者跟進並提供服務,才能發揮經濟效益。政府為讓金融事業更為興盛,民國98年11月16日兩岸金融監理機關完成銀行、證券期貨及保險等三項MOU的簽署工作,使我國銀行業、證券期貨業得以赴大陸地區設立營業據點,目前有11家業者前往設立分行,提供臺商金融服務並帶動該產業到中國大陸發展更廣大的市場。
  副總統進一步說明,與中國大陸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即包括貨品及服務貿易,其中在金融保險方面則包含銀行、保險、證券及兩岸貨幣清算機制等。另於今年6月21日完成《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之簽署,我方承諾開放的64項服務業中,僅37項是目前尚未開放陸資投資的項目,其餘27項早在民國98年6月30日就已經開放;而陸方承諾對我方開放80項服務業,包括電子商務、金融業及文創產業等,對我方極為有利。
  副總統重申,臺灣服務業極具競爭力,不用擔心大陸業者前來競爭,政府針對該協議也準備了相關配套措施,輔導中小企業強化體質,在簽署ECFA前亦編列十年952億元預算補助受影響的業者,將衝擊降到最低。
  副總統強調,《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對國內產業不可能完全沒有衝擊,但政府必須掌握機會並注意風險,讓效益極大化而風險極小化,期盼業者與政府同心協力,開創臺灣服務業的新局面。
  今天出席此項活動者還包括「全國金融業工會聯合總會」理事長林萬福及該會轄下25個會員工會代表約300人與會。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