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2年09月05日
總統接見英國國會「跨黨派輕軌鐵路小組(APPLRG)」議員訪華團
馬英九總統下午接見英國國會「跨黨派輕軌鐵路小組(APPLRG)」議員訪華團,除暢談臺英合作交流計畫,並期盼繼續深化雙邊情誼及各項合作關係。
對於英國王室劍橋公爵夫人(Duchess of Cambridge)凱特王妃於本(2013)年7月22日順利產下喬治小王子,成為繼查爾斯王子、威廉王子後的英王室第三順位繼承人,總統首先表達恭賀之意,並表示,他於獲悉喜訊後即親函伊麗莎白二世女王陛下致賀,盼藉今日會晤再次轉達我國人民最誠摯的祝賀。
總統指出,臺英雙方近年交流頻繁,迄今已簽署18項協定與備忘錄,範圍涵蓋衛生、金融、教育文化及科技合作等領域。此外,自2009年英國率歐盟之先給予我國人免簽證待遇以來,我國短期旅英人數於上(2012)年超過9萬3千餘人次;同時,《臺英青年交流計畫》(Youth Mobility Scheme)也自上年1月正式實施,我國青年可據此赴英打工及度假,每年所提供的1,000個名額均供不應求,甚受歡迎。
總統進一步表示,我國在英歷年投資金額累計已達5.55億美元,係我對歐洲各國投資的第二位,而英國為我在歐洲第三大貿易夥伴,2012年雙邊貿易總額達69億美元,相較2011年成長幅度達5.48%,創歷史新高。而2012年全球景氣下挫,臺英雙邊貿易仍呈逆勢成長,實難能可貴。
總統也提到,臺英除了經貿、觀光及青年交流外,雙方在交通運輸方面亦有合作,例如去年5月英國運輸部政務次長Mike Penning來華訪問、兩國於今年6月簽署有關鐵路運輸合作之兩項備忘錄,及今日里區(John Leech)主席率團來臺瞭解我國捷運及高鐵等交通建設,凡此均有助於增強雙方在鐵道運輸領域的合作關係。
談及兩岸政策,總統向訪賓說明,他自2008年首次當選總統以來,即致力推動「活路外交」,並積極改善兩岸關係,迄今已簽署包括《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等19項協議,雙方並已建立制度性協商機制,兩岸關係目前處於60年來的最佳狀態。
總統進一步說明,我國與紐西蘭甫於本年7月10日簽署《臺紐經濟合作協定》(ANZTEC),另我與新加坡洽簽經濟協議也已進入最後階段,顯見兩岸關係開展之後,其他國家仍願與我簽署經濟合作協定。對此,也期盼英國政府能以嶄新角度看待兩岸關係,因為兩岸關係之改善並不會影響英國與中國大陸之關係,反能有更多空間提升臺英雙邊關係,進一步加強與我國的商貿投資合作。
針對釣魚臺列嶼議題,總統說,為維護東海區域的和平,他於2012年8月5日提出「東海和平倡議」,其基本理念為「主權無法分割,但資源可以分享」。總統舉例北海也曾遭遇類似議題,但相關各國透過資源分享化解主權爭議,採取合作之途為各方帶來正面發展。我與日本於今年4月10日簽署《臺日漁業協議》,解決長達40年的爭議,可謂「東海和平倡議」之具體實踐。對此,英國國會臺英國會小組共同主席福克納勳爵(Lord Faulkner)及史蒂爾勳爵(Lord Steel)特別於上年11月代表國會百名成員聯名來函表達支持之意,令人欣慰。
訪賓一行尚包括下議員斯圖(Iain Stewart)、坎貝爾(Ronnie Campbell)、漢伯(Stephen Hepburn)、郭克爾(Mike Crockart)及麥克文(Jim McGovern)等,由英國貿易文化辦事處代表胡克定(Christopher Terence Wood)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甘逸驊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