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2年09月02日
總統接見臺北市雲林同鄉會理監事及會務幹部
馬英九總統上午接見臺北市雲林同鄉會理監事及會務幹部,除肯定該會推動社會公益的付出與貢獻,並說明簽署《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之效益。
總統致詞時首先表示,臺北市的雲林鄉親約有40餘萬人,而雲林同鄉會之會員超過8,000人,為規模第二大的同鄉會,僅次於彰化同鄉會;此外,該會熱心公益、連絡鄉誼,今年7月間曾組團返鄉從事醫療義診,讓1,300名鄉親受惠,另亦於日前頒給124位清寒學生每人新臺幣8,000元的奬助學金,殊值肯定。
總統指出,近期潭美和康芮颱風先後襲臺所挾帶之超大豪雨對全臺部分地區造成不小災情,雲林縣也是受災嚴重的地區之一,根據中央氣象局統計,康芮颱風在雲林虎尾降下625.5毫米的豪雨,而潭美颱風也為虎尾帶來總計364毫米的雨量,總計高達989.5毫米,為幾十年來少見的情況。
總統進一步指出,根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的統計資料,截至9月1日為止,雲林縣因這2次風災所造成的農損災情,總計金額高達新臺幣1億4,333萬元,為全國最嚴重之縣市,對此,政府定會依照《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規定,秉持「從寬認定、從速查報、從優補助」的災後補償原則,儘速協助受災農民進行復耕復建。
針對日前簽署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總統說,大陸對我開放的 80項投資項目,有一半以上超過其對「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承諾(WTO-plus),而我方對大陸承諾的64項中,27項屬於已開放項目,其它 37項中,部分與「世界貿易組織」待遇相同,部分則低於「世界貿易組織」待遇(WTO-minus),顯見大陸服務業歡迎臺灣服務業赴陸發展。
對於外界擔憂開放陸資來臺將衝擊臺灣的服務業,總統亦澄清說明,政府並沒有開放大陸勞工、律師及會計師等,只開放主管人員來臺工作,且據統計,至今年5月止,陸資企業 獲准來臺的主管或技術人員僅216人,雇用臺灣員工則達6,671人,顯示陸資來臺不僅沒有取代本地工作機會,反而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因此,臺灣一定要開放,才會有競爭力。
總統表示,大陸經濟發展快速,目前已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亦為臺灣第一大貿易夥伴,此外,大陸的服務業僅占GDP的46%,而臺灣的服務業卻已超過GDP的60%,臺灣服務業具有在地特色、專業技能及注重品質等優勢,趁此時去大陸發展為一絕佳機會,且有助於拓展本土品牌之市場。而對於部分可能受衝擊之業者,政府自《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洽簽時就已制定了因應方案,可視情況採取輔導與救濟措施,國內的服務業實毋須擔憂。
總統也提到,他將於本月15日與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就《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進行辯論,希望讓國人瞭解其真正內涵。未來立法院亦會就該協議內容逐條審查及進行表決,凡此均係讓國人瞭解簽署該協議所帶來的利益絕對大於弊害,政府也絕對會做好把關工作,不會讓臺灣受到傷害。
訪賓一行80餘人由理事長洪宗錄率領,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第三局局長張芬芬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