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2年08月17日
副總統出席「國家政務研究班」第七期暨「高階領導研究班」第六期聯合結訓典禮
  吳敦義副總統上午出席「國家政務研究班」第七期暨「高階領導研究班」第六期聯合結訓典禮,除對受訓學員為人民服務的貢獻表達由衷謝意,並期勉渠等繼續堅持到底,發揮所長,為國家及人民謀福利。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今年參訓的學員共有來自國家安全會議、考試院、監察院及行政院等60位優秀且具發展潛力的重要主管同仁,其中包括簡任第12職等以上的「國家政務研究班」,及簡任第11職等主管的「高階領導研究班」,不僅為各部門之菁英分子,亦是政府極力培育的高階文官領導決策人才,可謂精銳盡出。
  副總統指出,臺灣天然資源少,沒有自產能源,乾雨季分明,乾季時抗旱、雨季時防汛,因此,在舉世滔滔中,唯一可帶領國家開展前程,確保臺灣生存與發展的就是「人」,人才培育的重要由此可見。
  副總統提到,近年來,我國競爭力在眾多重要國際評比中均名列前茅,以「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所發布的《世界競爭力年報》為例,我國近4年來名次均屬第6、7或8名;根據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ERI)最新發布的「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臺灣的投資環境評比排名全球第3,僅次於新加坡及瑞士;此外,世界銀行(WB)2013年經商環境排名,台灣名列全球第16名,較去年進步9名,再創我國歷年來最佳成績。
  針對我國觀光產業發展,副總統強調,由於臺灣有美景、美食與美德,因此吸引國際觀光客不斷來臺,近5年來,來臺旅客每年皆以百萬人次數字成長,去年突破731萬人次,今年則可望突破800萬人次,並預估於民國105年底超過1千萬人次,使臺灣成為國際觀光大國。此外,給予我國人免簽證或落地簽證待遇的國家與地區,亦從總統上任前的54個,大幅增至目前的133個,尤其去年11月獲得美國免簽證待遇,更是造福每年赴美旅遊的國人,凡此均足證中華民國與國民受到國際社會的尊重及歡迎。
  副總統說,民國99年6月29日政府與中國大陸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在早收清單貨品方面,我方有539項,而中國大陸有267 項,協議於民國100年1月1日起至今年1月1日止,採2年分階段將銷往雙方的貨品降為零關稅;此外,雙方約定在完成簽訂該協議6個月後,展開服務及貨品貿易協商,經過2年,終在今年6月21日完成《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簽署,此協議為ECFA之延伸,主要目的為保障雙方服務提供者的權益,並逐步減少貿易障礙。
  副總統認為,兩岸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後已為臺灣的農業帶來許多機會,例如早收清單中有關農產品部分,石斑魚及文心蘭等出口值皆有大幅成長,且近幾年我國對大陸貿易順差達900億美元,顯見ECFA的成效。
  談及《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副總統指出,我方承諾開放的64項服務業,僅37項是目前尚未開放陸資投資的項目,其餘27項早在簽署ECFA時就已開放,如 5年來僅開放4家大陸中藥材批發業者申請,其中2家由經濟部審查通過,但絕無開放中藥材零售業;此外,我方並未開放大陸計程車業者來臺,亦未開放大陸勞工來臺工作。
  副總統進一步說明,近5年來陸資申請來臺投資案共有398件,獲准來臺的高階管理人員僅216人,但為臺灣創造了6,671個工作機會。更者,陸方對我方開放80項服務業,包括電子商務、金融業及文創產業等,因此該協議對我方極為有利。
  副總統重申,臺灣的服務業極具競爭力,不用擔心大陸業者前來競爭,而對可能受貿易自由化影響之產業、企業與勞工,政府也備妥相關配套措施,在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前即已訂定《因應貿易自由化產業調整支援方案》,編列10年952億元預算,輔導中小企業強化體質及提升競爭力等,讓衝擊降到最低。
  副總統進一步指出,《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是為協助臺灣業者做生意,例如臺灣觀光旅遊業者可從事大陸13億人口的生意,而大陸業者則僅能從事臺灣本地旅遊服務,因此,觀光旅遊業者一直希望政府能儘速開放相關產業。總言之,「樂觀的人看到鮮花,悲觀的人看到刺」,而政府除看到花的鮮艷,也看到刺所可能帶來的傷害,因此,必會努力維護民眾及產業的權益。
  副總統說,民國98年政府針對《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陸續舉辦多場溝通說明會,在洽簽及簽署協議的過程中,執政團隊除感謝支持與鼓勵的人,也感謝反對與質疑的人,正是這些反對與質疑的聲音讓政府更為謹慎,更能保障國家權益。
  副總統表示,回顧過去5年,兩岸從衝突對立,邁向擱置爭議、共創雙贏,雙方發展和平穩定的關係,達成開放中國大陸觀光客及兩岸直航等成果,但仍有不足之處,因此,政府部門必須採取有效作為,期勉在座學員未來能積極落實總統與行政院重要施政方針,擔負更重大之責任,為國家及人民做出貢獻。
  包括行政院長江宜樺、人事行政總處人事長黃富源及世新大學副校長余致力等均出席是場結業典禮。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