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2年08月15日
總統訪問巴拉圭第一天行程

繼當地時間13日深夜抵達巴拉圭後,馬英九總統今(14)日正式展開「賀誼專案」在巴國第一天的訪問行程。

上午,馬總統分別赴巴國總統府及總統當選人卡提斯寓所,會晤佛朗哥(Luis Federico Franco Gómez)總統與卡提斯(Horacio Cartes)總統當選人 。

佛朗哥總統長期推動國際醫療業務,在與馬總統會晤時特別表示,希望卸任後能與中華民國醫療界建立密切聯繫關係;馬總統回應時提及,高雄長庚醫院院長陳肇隆累計已移植肝臟超過1,000個病例,且存活率甚高,佛朗哥總統對此深表興趣,並盼能引進相關技術,造福巴拉圭人民。

馬總統與卡提斯總統當選人會晤時,卡提斯總統當選人強調,盼能從對等互惠的角度來推動臺巴關係,尤其過去中華民國提供農業、醫療與教育等多項合作計畫,因此更希望能找出巴拉圭可提供予中華民國的項目。對此,馬總統除深表認同,並當場建議雙方應儘速成立互助委員會,共同推動彼此能相互協助與合作的項目。

午間,總統返回下榻旅館,以午宴款待旅巴僑界及我駐館團員眷。總統致詞時首先表示,昨晚氣溫嚴寒,但仍有許多僑胞趕赴巴京國際機場接機,盛情可感。

總統向在場僑胞說明,他此行係應邀出席卡提斯總統就職大典,事實上,巴國前後任總統佛朗哥及卡提斯對中華民國均非常友善,上午的會晤雙方亦就兩國共同關切事項充分交換意見,收穫甚豐。

談及我政府外交政策規劃,總統表示,他上任前即積極思考如何讓中華民國在世界上更受到重視,因此就任後開始推動「活路外交」,同時改善兩岸關係,兩者並行而不悖,5年以來已獲致具體成果;我國不僅與23個邦交國的關係持續穩固,在參與國際組織與活動上亦有顯著進展,包括:以正式觀察員身分及「中華臺北」的頭銜出席「世界衛生大會」(WHA)、加入《政府採購協定》(GPA)、指派前副總統連戰代表出席「亞太經合會」(APEC)領袖會議及積極爭取參與「國際民航組織」(ICAO)等。總統並以他上任後,給予我國免簽證或落地簽證待遇的國家及地區由54個成長至133個為例,說明此一成果不僅節省民眾時間,更體現國人尊嚴。

總統進一步說明,「活路外交」係一尊嚴、自主、靈活與務實的外交政策,因此,政府除持續穩固與邦交國之邦誼,亦同時加強與無邦交國的關係,5年多來我與美國、日本及中國大陸的關係均獲得大幅改善。總統說,此刻可以說是臺美斷交34年來最好的狀態,雙方不論是在安全合作及經濟互助上均有顯著成果,從中華民國係美國給予37國免簽證待遇中唯一非邦交國,以及他此行過境美國紐約所獲得的高規格接待等例證,均顯示活路外交確有相當成果。

在臺日關係方面,總統分別舉例我在札幌設處、雙方簽署《青少年打工度假協定》、《開放天空協議》、《投資協議》及《臺日漁業協議》等之正面效益,說明臺日關係目前係40年來最穩定的狀態。針對兩岸關係,總統則指出,雙方迄今已簽署19項協議,內容涵蓋農業、經貿、打擊犯罪等與民生息息相關之領域,對促進雙方之和平繁榮助益極大。

總統堅定地說,「希望在8年總統任期內,幫助臺灣打造一個和平、穩定與繁榮的外在環境,一步步地邁向這個目標」,「中華民國是我們的國家,臺灣是我們的家園,我要努力讓這個國家、這個家園真正受人尊敬、讓人感動」。

最後,總統也期許與會僑胞持續支持政府,共同讓中華民國成為受人尊敬、讓人感動的國家。

席間,巴國「臺灣獎學金」畢業生樓白玲(Belén López)、前駐華武官迪艾德(Víctor Delgado),以及旅巴僑胞暨2013年金曲獎最佳客語歌手湯宇歆等人現場演唱「感恩的心」、「愛拼才會贏」等膾炙人口的臺灣歌曲,現場賓主盡歡、氣氛十分熱烈歡欣。

包括僑務委員洪振盛、顧丹塵、亞松森中華會館理事長李復淵、東方市中華會館理事長陳傳庚及來自中南美洲各國的許多僑領均出席這場僑宴。

結束僑宴行程後,總統前往巴國「國立亞松森大學」(Universidad Nacional de Asunción),接受該校校長鞏薩雷斯(Pedro Gónzalez)頒贈名譽博士學位,並於致詞時表示,今天他獲頒該學位,深感榮幸,且該學位代表之意義絕不亞於32年前他在美國哈佛大學所取得的法學博士學位。

總統指出,「國立亞松森大學」為巴國歷史最悠久、聲望最高的大學,不僅培育該國多名政經領袖,今年亦擔任南美地區高等教育合作組織「蒙特維多集團大學協會」(Asociación de Universidades del Grupo Montevideo)輪值主席;此外,該校近年來亦與我駐巴國技術團發展多項合作計畫,例如豬隻飼養、蔬菜及飼料生產等,並協助巴國進行技術轉移及職業訓練等,且與我國內多所大學亦簽有學術合作計畫。

總統進一步表示,臺灣天然資源有限,因此唯有仰賴教育普及、不斷提升教學素質,方能培育人才,進而擺脫貧窮與創造繁榮;目前我國共有162所大專校院,其中有50所學校總計開設198個全英語學位學程,去年即吸引6萬4千名境外學生來臺求學,人數較他上任前成長一倍之多,以期未來將我國打造為亞太教育重鎮;而我國每年亦提供224個獎學金名額予巴國學生,渠等在臺的學術表現均相當優異。

總統也向現場觀禮的巴國人士說明臺灣現階段發展近況,並強調,我國與巴國均為愛好和平的國家,5年前他上任時,即積極推廣「和平」概念,且在「以臺灣為主、對人民有利」前提下,與中國大陸建立新關係,讓臺灣海峽從過去的亞洲火藥庫變成現今的和平大道;此外,去年他提出「東海和平倡議」,希望降低該海域主權爭議所引發的對立,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而在今年4月10日臺日終於順利簽署《漁業協議》,有效解決40年來雙方漁業糾紛。

總統談到,我國自民國60年失去聯合國代表權後,即無法參與該組織的各項活動或加入其隸屬組織,但近年來,在包括巴拉圭在內的友邦國家協助下,已逐漸擴展我參與國際社會之空間;此外,目前給予我國人免簽證及落地簽證待遇之國家或地區已達133個,其中亦包括巴國於去年11月20日給予我國之落地簽證待遇,相信將能促進更多臺灣旅客前往巴國。

展望未來,總統認為,臺巴雙邊可於醫藥及醫療領域共同合作,尤其目前全球前200大醫院中,臺灣即有14家,僅次於美國及德國,每年更吸引超過11萬名國外人士前來接受醫療服務,其中高雄長庚醫院院長陳肇隆擅於活體肝臟移植手術,並開始與拉丁美洲友邦分享相關醫療經驗,我方亦樂意安排院方與巴國政府或「國立亞松森大學」相互聯繫,進一步促進雙方合作。

包括巴國教育部長加雷亞諾(Horacio Galeano Perrone)、「國立亞松森大學」校長鞏薩雷斯,以及我訪團成員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袁健生、外交部長林永樂、衛生福利部長邱文達及我駐巴拉圭大使劉德立等均出席是項活動。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