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2年08月13日
總統「賀誼專案」前往海地發表機上談話
馬英九總統「賀誼專案」於美國紐約時間8月13日(週二)上午6時(臺北時間8月13日下午6時)搭程專機飛往我加勒比海友邦海地共和國,並於專機上向訪團成員發表談話,說明此行過境紐約之成果。
總統於致詞時表示,此行訪團於去、返程過境美國紐約及洛杉磯,主要係考量旅程便利性因素,臺美秉持「低調、零意外」原則,他就任總統5年來,雙邊已逐漸建立互信,不僅我方獲得美國尊重,訪團在該國所參加的活動,以及美方接待我訪團之層級亦逐步提高,爰此行過境紐約所受之禮遇規格,較以往他多次過境美國時為高。
針對此次過境紐約之行程,總統說,他於12日共撥打12通電話予美方政要,其中包括多位美方行政官員,並在下榻旅館與5名美國政要會晤,以及與10多名企業界人士餐敘;此外,他亦前往紐約大學參訪、至「紐約世貿中心遺址」(Ground Zero)憑弔,並親赴「紐約中華公所」揭匾,向僑界先進問候致意。
總統強調,此次在紐約的三項戶外行程均深具意義,首先,紐約大學係他的母校,能夠參訪該校,除展現臺、美雙方不僅限於官方聯繫或經貿往來,更彰顯雙邊文化與教育交流的具體成果;此外,他當初出國念書時,即與華人首位赴美留學人士容閎擁有相同理念,決定學成後將歸國服務,並將所學先進知識,為國所用;實際上,他在紐約大學及哈佛大學所習得的學問,後來均能有所發揮,例如處理《臺日漁業協議》及臺灣漁民遭菲律賓海巡官員槍擊事件等。
總統也說明「紐約世貿中心遺址」參訪心得,並回憶起他於民國81年3月至9月間在位於華爾街40號的律師事務所工作時的情景,當時他每日從皇后區搭乘地鐵至世界貿易中心站,並步行至辦公室,因此路線均行經世貿,而911事件發生時,他透過電視畫面看見飛機衝撞該中心,原以為大樓十分堅固,然而最後仍不幸倒塌,令人相當難過。
總統說,當時在世貿中心工作的16名「臺北銀行」職員,反應迅速,在第一時間即往一樓逃生,因此得以倖免於難,然而奮勇進入大樓救難的警消人員則不幸往生;此次他前往該中心遺址憑弔,亦特別觸摸紀念碑上所刻印的罹難者姓名,內心十分不捨。
針對「紐約中華公所」行程,總統強調,該公所成立迄今已130年,為僑界主要社團,過去他擔任臺北市長時,曾造訪該處,此次則係他擔任總統後首度參訪,亦為該公所成立迄今,首度有中華民國總統前來;總統說,他特別致贈匾額予該公所,表彰渠等為中華民國出錢出力的貢獻,也希望讓僑胞感受到中華民國確實關心僑界。
最後,總統也提到,「美國在臺協會」(AIT)理事主席薄瑞光(Raymond F. Burghardt)12日晚與他餐敘時表示:「接待這麼多臺灣訪客,像總統這樣與一個城市(紐約)有這麼深的感情,還是第一次見到。」而此次過境紐約,從訪團與美方互動過程可知,臺、美雙邊利害與共,並享有共同核心價值,且雙邊關係在教育及文化等領域中真切地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