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2年08月11日
總統「賀誼之旅」發表機上談話
  馬英九總統「賀誼專案」於臺北時間8月11日(週日)下午2時10分啟程,並於稍後在專機上向訪團成員發表談話,說明此行展望。
  總統於致詞時表示,此行他率團訪問海地共和國、巴拉圭共和國、聖露西亞、聖文森與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五友邦,路途十分遙遠,航程約達4萬2千公里,較繞赤道一圈還多2千公里,但仍排除萬難出發。
  總統談到,巴拉圭係我在南美洲唯一邦交國,5年前他即曾親往該國參加前任總統盧戈(Fernando Lugo Mendez)就職典禮,此次再度應邀出席新任總統卡提斯(Horacio Cartes)就職典禮,能夠舊地重遊,倍感親切。
  總統指出,中華民國與海地建交迄今已57年,但我國總統從未出訪該國;2010年1月12日海地發生該國有史以來最大地震,我救難隊在地震發生12小時後旋即出發前往救援,並於36小時內趕赴現場,隔日他致電我救難隊小隊長,獲悉渠於通話前15分鐘已救出一名法國籍聯合國職員,其後該隊在其他友軍協助下,又成功援救7名受難者,為我救難隊前往國外地震災區救出生還者之首例。
  為關切海地災後重建事宜,總統說,2010年1月底他前往宏都拉斯共和國參加該國總統羅博(Porfirio Lobo Sosa)就職典禮後,即順訪多明尼加共和國,並在多國會晤當時的海地總理貝勒里福(Jean-Max Bellerive),共商援助計畫,同時於返程的專機上,召集相關部會研擬包括農業、公共衛生、職業訓練及永久屋興建等計畫項目;此外,由於海地震災造成該國產生數十萬名孤兒,因此他的夫人周美青女士於2010年8月亦以「臺灣世界展望會」愛心大使及「中華民國紅十字會」榮譽會長等身分前往海地探視這些受難孩童,而此次他率團前往海地,也希望再度表達我政府與人民對海地之關心。
  針對我國與加勒比海友邦三聖之關係,總統也談到,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於1983年建國,同年即與我國建交,而今年係雙方建交30週年,故此次出訪該國別具意義;又,我國與聖文森於1981年8月15日建交,今年係兩國建交32週年;此外,聖露西亞則與我國於2008年復交,上述三國均係我國在加勒比海地區的重要友邦,因此也希望透過此次出訪,進一步瞭解雙邊合作計畫進展情形。
  展望未來,總統也指出,自2008年就任總統迄今,此次已是他第8度出訪,共訪問22個邦交國,目前僅西非友邦聖多美普林西比尚未赴訪,未來也希望能有機會造訪該國。
  總統說明,我國「活路外交」政策並非僅消極地與中國大陸在國際社會上停止惡鬥,而是更積極地鞏固邦交國邦誼,以及提升無邦交國關係,而透過政府點點滴滴的努力,現今均已化成豐碩成果,進而讓全球133個國家及地區給予我國人免簽證或落地簽證待遇。
  最後,總統再度強調,活路外交係「正派外交」,因此對外援助必須符合「目的正當、程序合法、執行有效」之原則,未來我國仍將持續落實一個新興工業國家對外援助應盡之責任,並鞏固邦誼,讓中華民國有尊嚴地在國際社會上存在。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