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2年06月23日
國父紀念月會
總統府今天舉行國父紀念月會暨宣誓典禮,陳總統水扁先生親臨主持,並聽取宜蘭縣立蘭陽戲劇團藝術總監黃春明以「本土語言教育的商榷」為題,所作的專題報告。
月會於上午十時在總統府大禮堂舉行,總統由總統府秘書長邱義仁陪同蒞臨會場,呂副總統秀蓮女士及其他政府首長均與會參加。
月會開始,首先舉行宣誓典禮,宣誓人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陳明通、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廖俊臣、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黃介正在總統監誓下,面對國旗、國父遺像,高舉右手,宣讀誓詞。儀式莊嚴隆重。
隨後,由黃春明總監以「本土語言教育的商榷」為題,提出專題報告。黃總監指出,政府重視母語教學問題,代表對本土文化的重視,這是非常重要、無可置疑,也是天經地義的事,但是如果做得不好,好事也會變成壞事。
黃總監認為,台灣地區母語流失原因可追溯至日本統治時期,日本為完全去除漢人文化,台灣人被迫更改姓名,並徹底推行日語,實施校園禁講「方言」政策;台灣光復後,中央政府推行國語,但未能「尊重」母語,也由於方法的不當,造成族群問題的產生;現在,政府雖然開始重視母語,但年輕一輩的台灣人已普遍認為留存下來的母語較國語來得低俗,進而感到自卑、自殘、看不起自己的語言。此外,語言是「集體的文化行為」,經濟結構的改變,農村子弟移往都市謀生,三代同堂解構,下一代無法在日常生活中,從老一輩身上學習本土文化,也是造成母語文化未能延續的原因。
黃總監指出,要將語言、語文分開,要先會講,再行研究是否要有統一的「標準字」,要認真思考何謂方言?何謂母語?方言也是會隨著時代改變而改變的,父母親的母語不見得就是小孩子的母語,更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
黃總監最後提出目前本土語言教學所面臨的問題,包括學生學習壓力大、師資缺乏、教材缺乏等,希望政府能加以重視並予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