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2年08月01日
總統接見「中華民國第53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會」各組各科第一名學生暨「2013年台灣國際科學展覽會」出國學生代表
  馬英九總統上午接見「中華民國第53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會」各組各科第一名學生暨「2013年台灣國際科學展覽會」出國學生代表,除肯定獲獎學生的優異表現,並鼓勵同學們繼續深耕科學領域的學習,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總統致詞時表示,本屆科展已於7月22日至26日,假新竹縣體育館圓滿辦理完成,該展覽從來自全國1,629位師生參與的352件優秀作品中,評選出各組各科第一名計22件。事實上,今年參展作品有1萬3千多件,經初選參加地方展覽的作品為6千3百餘件,投入科展研究行列的師生更高達10餘萬人,能層層從校內科展、地方科展到全國科展中脫穎而出,非常不容易。
  總統指出,為拓展臺灣學生國際視野,促進國際間科學教育的交流,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今年也選拔出16名學生、11件作品,代表我國參加2013年「美國(英特爾)國際科技展覽會」、美國「國際永續發展3E科技競賽」及荷蘭「國際環境及永續發展競賽」,與來自世界各國的高手同台競技,彼此在國際舞台上切磋學習,總計獲得7項大會獎及5項特別獎,表現優異、為國爭光,殊值肯定。
  總統認為,科學教育是我國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礎,尤其是在強調「知識經濟」的今天,科學教育絕對是值得政府投資的領域。根據「世界銀行」(WB)去年公布的知識經濟指標,臺灣名列全球第十三,係亞洲第一,在教育領域更排名全球第八,相關數據均顯示,儘管輿論對臺灣的教育仍有所批評與討論,但教育實為國家培育了許多優秀的下一代。
  總統說,透過科學展覽活動,能夠讓學生們將書本上學習所得的知識,透過實際操作獲得驗證,例如獲得國小組物理科第一名的嘉義縣阿里山鄉新美國小的作品為:「鄒族獵人的槓桿原理」,作者從學習操作石板陷阱技巧開始,學習更有效抓取獵物,並以「籠子」取代「石板」,以免傷害小動物,這樣的研究不僅具有科學與文化意義,亦極具童趣。獲得國小組生物科第一名的花蓮東華大學附設實驗國小之研究題目是:「銅」話故事的「孓」局,該研究根據第51屆科展「銅離子阻斷孓孑的生長」的結論,進一步研究後發現,原來自然環境下銅離子不會對孓孑造成傷害,而是對澡類的生長有影響,因此孓孑是因藻類生長不佳而餓死,同學們追根究底正是科學研究所需的精神。
  總統談及,昨天他在總統府接見臺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團隊,由於該團隊鍥而不捨的努力,確認絕跡52年的狂犬病在臺灣復發的事實。總統說,做為一個科學家,必須能夠耐受孤寂與壓力,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取得知識、瞭解真理,不論在氣象、防疫或醫療等各方面,我們都需要有優秀的科學家開創嶄新領域,尤其臺灣天然資源不足,98%以上能源均仰賴進口,更需要一流的頭腦為我們解決各式問題。
  最後,對於美商英特爾公司、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TDK文教基金、崇友文教基金會、臺灣康寧顯示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新加坡商博通亞洲股份有限公司臺灣分公司及Discovery頻道等贊助單位為獎助師生科學研究所付出的心力,總統除再度代表政府表達感謝之意,也肯定科展承辦單位--新竹縣政府成功籌辦此一活動,讓更多同學投入科學領域之研究。
  獲獎學生由新竹縣長邱鏡淳及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館長朱楠賢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教育部次長陳益興及總統府副秘書長熊光華也在座。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