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2年07月16日
總統出席「我國與紐西蘭簽署經濟合作協定」慶祝酒會

馬英九總統傍晚前往臺北賓館出席「我國與紐西蘭簽署經濟合作協定」慶祝酒會,除肯定雙方以高效率完成簽署,並期許政府團隊持續開疆闢土,擴大我國際經貿版圖。

總統致詞時表示,我國與紐西蘭雙方代表於今年7月10日共同簽署《臺紐經濟合作協定》(ANZTEC),創下許多紀錄。第一,紐西蘭係第一個與我國簽署經濟合作協定的已開發、無邦交及南半球國家;其次,該協定部分內容超越世界貿易組織的標準(WTO plus),包括132項有關環保與永續之規定,在世界各國少有前例;此外,該協定納入許多開創性條款,包括開放天空、影視製作及原住民合作專章等,極具特色。最重要的是,該協定係繼3年前《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簽署後,我國與無邦交國簽署之協定,顯示政府改善兩岸關係,同時擴大國際參與之努力已獲致成果。

總統進一步指出,他於3年前簽署ECFA時,曾與在野黨主席進行公開辯論,當時他即強調「透過中國大陸進入世界」及「透過世界進入中國大陸」兩者可並行不悖;今年6月21日《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簽署後,臺紐隨即於7月10日完成簽署經濟合作協定,證明政府已將過去兩岸關係與國際事務之間的惡性循環,轉變成良性循環。

總統提到,紐西蘭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的創始成員,也是《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的成員,臺紐簽署經濟合作協定後,除了充分展現我國積極融入區域經濟整合的決心與努力外,也將為我國加入TPP及RCEP創造有利條件。

針對《臺紐經濟合作協定》對我國農業可能產生之衝擊,總統指出,我政府於談判過程中也已提出相關配套措施,包括針對紐西蘭的液態乳品及鹿茸等開放項目,採取關稅配額方式,分12年降低至零關稅,將衝擊降至最低。

總統強調,臺紐自去年5月18日宣布展開談判,至今年7月10日完成簽署,僅費時1年2個月,過程中雙方團隊展現高度的談判效率,值得肯定;未來政府將繼續秉持「多方接觸、逐一洽簽」的原則,積極推動與主要貿易夥伴洽簽自由貿易協定或經濟合作協定,期盼外交部、經濟部及我方談判團隊持續開疆闢土,擴大我國際經貿版圖。

包括行政院長江宜樺、立法院長王金平、外交部長林永樂、經濟部長張家祝及紐西蘭商工辦事處代表裴仕文(Stephen Payton)等均出席是項活動。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