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總統上午前往新竹縣出席「工業技術研究院40週年院慶典禮」,除祝賀工研院40週年生日快樂,並親自授證予4位新科院士,以表彰渠等對促進國家發展的貢獻。
總統抵達後,首先前往工研院展示館,參觀「頭戴式顯示器之凌空觸控技術」、「村落型緊急供水系統」(Q Water)、「先進生質燃料-無碳損生質丁醇」及「智慧電動車」等重要研發成果。
隨後,總統致詞表示,40多年來,工研院投入產業科技研發與孕育科技人才,與從事基礎及學術研究之中央研究院相輔相成,對於帶動我國產業及經濟發展,貢獻良多。
總統並肯定工研院積極研發各項創新科技,協助民眾與產業解決問題,例如工研院研發之「村落型緊急供水系統」係一套簡單實用的淨水機,除可在風災與水災發生時提供災民乾淨水源,對於缺水嚴重的金門地區,亦可研究將其安裝於當地的家戶、集合住宅與學校,以解決供水不足的問題。其次,工研院在西螺果菜市場推廣使用電動運輸車,有助改善柴油運輸車造成的環境污染。此外,他於6年前競選總統時,曾到位於屏東縣的浤良食品公司參訪,該公司專門生產鴨蛋加工製品,去年在工研院的技術協助下,利用電腦設備判讀鴨蛋上面是否有裂痕,有效降低鴨蛋的不良率,對相關產業發展甚具助益。
總統進一步指出,去年工研院研發「木質素環氧樹酯」,被美國科學人雜誌(Scientific American)稱為是7個未來改變世界的下世代材料之一,顯示該院研發技術不僅在國內領先群倫,在國際科技界亦備受肯定,已成為世界級的研發機關。
總統談及,經濟部委託工研院與國內各大學合作研發包括通訊與半導體在內的10項工業基礎技術,協助臺灣的技術自立,3年來已有顯著的成果,期許該院能持續以優質技術引領國內產業向前邁進。
對於此次獲選的4位院士,包括廣達集團總裁林百里、榮剛材料公司董事長陳興時、台積電副總經理林本堅及欣銓科技董事長盧志遠,總統也表達恭賀與肯定之意。總統說,上述幾位院士均為一流科技人才,除注重創新研發,經營企業亦成效卓著,歷經時代、環境與市場的考驗脫穎而出,值得作為其他企業學習的典範。
總統強調,臺灣產業已由效率驅動走向創新驅動階段,此除為未來國家發展的關鍵,亦為影響人民薪資所得水準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國產業必須加速轉型,期能提高企業獲利與員工所得。同時,政府現正推動「中堅企業躍升計畫」,此一概念來自於德國經濟學家赫爾曼‧西蒙(Hermann Simon)所提倡的「隱形冠軍」(Hidden Champions),目前經濟部已評選出74家隱形冠軍企業,並投入新臺幣4億2,000萬元經費,以協助這些產業發展成為擁有創新技術與國際競爭力的企業。
針對兩岸日前簽署《服務貿易協議》,總統重申,臺灣產業極具競爭力,我們不要害怕開放,更不要「妄自菲薄、引喻失義」,臺灣產品早已暢銷全球,國人一定要有信心。
包括總統府資政劉兆玄、立法院長王金平、經濟部次長杜紫軍、新竹縣長邱鏡淳、工研院董事長蔡清彥及院長徐爵民等均出席是項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