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2年07月02日
總統接見美國前商務部長、現任華府智庫「威爾遜國際學人中心」特聘資深政策學者布萊森(John Bryson)
馬英九總統上午接見美國前商務部長、現任華府智庫「威爾遜國際學人中心」特聘資深政策學者布萊森(John Bryson),除歡迎訪賓來訪,並針對臺美關係、氣候變遷與能源政策等議題交換意見。
總統致詞時首先表示,布萊森前部長曾任能源及電力公司加州愛迪生國際(Edison International)主席兼總裁達18年,並長期擔任美國波音公司(Boeing Company)及迪士尼(Walt Disney Company)等知名企業之董事;同時也在1970年代創立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atural Resources Defense Council, NRDC),長期關心替代能源發展及環境議題,對於推動太陽能等新型態再生能源極具熱誠,令人敬佩。
針對臺美關係進展,總統指出,美國國務卿柯琳頓(Hillary Clinton)2011年11月出席檀香山「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期間,強調臺灣係「美國重要的安全與經濟夥伴」;此外,美國為我國第3大貿易夥伴、第3大出口市場及進口來源國,我國則係美國第11大貿易夥伴、第16大出口市場,去年臺美商品貿易總額達632億美元,顯見雙方經貿關係密切深遠。另,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AIT)於2010年榮獲國務院「出口推廣及商業外交成就獎」(Export Promotion and Commercial Diplomacy Achievement Award)前兩名之殊榮,亦凸顯美國對於推展招商業務以擴大、深化雙方經貿關係不遺餘力。
總統進一步說明,去年7月我政府修法解決美國牛肉進口問題,9月即與美方達成協議,重啟「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協商,並於今 年3月舉行第一次諮商,以提升雙邊經貿關係;此外,去年11月1日我國正式加入美國「免簽證計畫」(VWP),使我國每年約40萬名赴美旅客更加便利,有助促進臺美人民交流,實為兩國關係重要里程碑。
總統亦談及,近2年來有多位美政府高階資深官員及重量級國會議員團接續分批來訪,包括「美國國際開發總署」(USAID)署長沙赫(Rajiv Shah)、能源部副部長伯納曼(Daniel Poneman)、商務部主管國際貿易次長桑傑士(Francisco Sanchez)、國務院主管經濟及商業事務助卿費南德茲(Jose W. Fernandez)等,代表雙方聯繫層級已有顯著提升。
在拓展經貿關係方面,總統表示,3年前我與中國大陸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2年前我與日本簽署投資協議;近期內亦將與新加坡、紐西蘭等完成簽署經濟合作協議,期以「多方接觸、逐一洽簽」方式,為我在未來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以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奠定有利基礎。
談及我國能源政策,總統指出,為因應全球暖化氣候變遷議題,他上任後已承諾國際社會在2020年要將排碳量降至2005年的水準,2025年降至2000年的水準,此實為不易達成的承諾。而臺灣的天然資源不多,98%以上的能源仰賴進口,故政府制訂《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積極推動各項再生能源政策,使其裝置容量較他2008年甫上任時成長23倍之多。
總統進一步說明,儘管我國再生能源的裝置容量大幅成長,但因為受到天然環境的影響,所能發揮的作用有限,因此,如何在各種能源選項中發展出適當的組合,係政府重大課題。對於是否停建核四廠,政府則請立法院交付公投做出抉擇,「未來幾個月會透過公開辯論做出決定」。
總統說,我與美國愛達荷州於今年4月共同簽署《臺、愛共同合作開發臺灣深層地熱發電潛能探測諒解備忘錄》,期盼借重愛達荷州之先進經驗與技術,找到適合我國發展之地熱能源。此外,美國總統已於近日任命支持核能的莫尼茲(Ernest Moniz)教授為能源部長,因此,希望布萊森前部長能就上述能源發展的意義及美國的核能政策等提供建言,同時亦盼持續促進雙方的交流與合作。
訪賓一行尚包括該中心研究助理梅索斯(Greer Meisels)及葉怡辰等,由外交部次長石定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國家安全會議副秘書長楊永明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