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總統上午前往苗栗縣訪視「貓裏客家學苑」,除肯定苗栗市公所積極改造該園區所付出之努力,並說明政府保存客家文化之決心與作為。
總統抵達會場後,首先參觀園區所陳列的手工藝品及體驗藍染織布製作過程,並於聽取行政院客委會主委黃玉振簡報客家文化生活環境營造計畫執行成果後表示,「貓裏客家學苑」原為廢棄軍營,經政府活化再利用後已煥然一新,實能發揮保存客家文物之功能,令人倍感欣慰。
總統說,客家文物倘能不斷累積與保存,將可形成一地方特色,尤其「貓裏客家學苑」所陳列的陶瓷藝術品將赴德國展出,顯示在地化與全球化僅一線之隔,在地化工作若能力求精進,並逐步拓展國際知名度,未來即可受全世界景仰。
總統也談到,15年前他競選臺北市長時,首度提出成立客家事務專責機構之政見,故臺北市政府成為全國第一個成立客家事務委員會之縣市政府,之後亦有其他縣市政府跟進籌設相關機構,積極保存與發揚客家文化,相信將有助於增進臺灣整體文化發展。
總統強調,為發揚客家文化,政府除辦理客語認證及訂定「全國客家日」,亦通過全球首部《客家基本法》,並依據該法增設國家考試「客家事務行政」類科,招募專門的客家事務人才;此外,自他就任總統後,亦積極增加行政院客委會之預算,同時也要求該會所興建之客家文化保存館舍不可成為蚊子館。
包括行政院客委會主委黃玉振、總統府副秘書長熊光華、苗栗縣長劉政鴻、苗栗市長邱炳坤、立法委員徐耀昌及陳碧涵等人均出席是項行程。
隨後,總統前往「財團法人苗栗縣私立幼安教養院」,參觀院內設施及與院生共同製作手工卡片,並致贈加菜金,祝福所有院生均能享有一安定、溫馨與健康的生活。
>
總統於致詞時表示,5年前他曾造訪該院,今天再次前來看見該院之進步,殊值肯定;依據內政部統計,截至102年3月止,我國身障人口約112萬人,有鑒於此,政府已於去年建置「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ICF)制度,期能對不同障別及身障需求建立服務標準,讓照護工作更臻完善。
總統說,自他就任總統以來,所編列的社福預算金額為所有支出類別中最高,超過國防、經濟及教育等項目,此雖顯示政府重視弱勢照顧工作,但亦凸顯國家財政負擔日益沈重之問題;對此,政府雖在條件許可下增加社福預算支出,但亦須檢討所有社福支出是否符合效益,期能讓真正弱勢者實質受惠,且亦不造成資源浪費。
總統強調,身障人士係中華民國國民的一份子,手心、手背均是肉,因此不能讓渠等因先天性因素而遭受二等國民待遇,政府絕對會照顧渠等生活;此外,每年秋節將屆時,他亦會購買身障人士所製作之糕餅禮盒,其中即包括「幼安教養院」,雖僅付出微薄之力,但卻可幫助渠等,讓其感受所生產之商品受人喜愛。
包括總統府副秘書長熊光華、內政部次長曾中明、苗栗縣長劉政鴻、立法委員徐耀昌及陳碧涵等均出席是項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