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接見「中華民國農會」及「中華民國全國漁會」領導幹部
中華民國102年06月25日

  馬英九總統下午接見「中華民國農會」及「中華民國全國漁會」領導幹部,除肯定農漁會長期照顧農漁民所付出的心力與貢獻,並說明政府推動農漁業政策的願景與理念。
  總統致詞時表示,農漁會為我國重要的基層團體組織,長期為農漁民爭取各項權益,成果豐碩。去年配合《農會法》及《漁會法》修訂通過,兩會的名稱變更為「中華民國農會」及「中華民國全國漁會」,他與吳副總統也先後出席全國漁會與農會的揭牌典禮,見證此一組織改制的歷史性時刻。
  總統提到,去年9月25日,宜蘭縣蘇澳漁會出動58艘漁船與292位漁民朋友,組隊前往釣魚臺海域宣示主權與漁權,過程理性平和,此一行動更透過國際媒體傳達至全世界,引起各方重視臺灣漁民的權益。同時,政府亦獲得漁民全力支持,於去年11月與日本展開漁權談判,今年4月10日雙方並簽署《臺日漁業協議》,解決長達40年的爭議;此後雙方不僅可共同使用臺灣面積兩倍大之海域,不受對方法律之拘束,我漁民亦可不受限制在百年來的傳統漁場捕魚。
  總統進一步指出,簽署該協議不僅符合他去年8月所提「東海和平倡議」之精神,更讓此一理念首次得到實踐,證明各國仍可在保持主權主張的前提下,「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實為國際間以和平方式解決問題的良好範例。
  針對今年5月9日我漁船「廣大興28號」遭菲律賓公務船槍擊案,總統強調,我政府始終立場堅定、態度理性並採取強硬措施,要求菲國政府應「正式道歉、賠償損害、儘速徹查事實嚴懲兇手及儘速啟動臺菲漁業協議談判」;在漁業協議談判部分,雙方已進行第一次預備性磋商,預定於七月初針對整體捕魚秩序與規範等展開協商,我政府將以堅定態度捍衛漁民權益,務必讓外界瞭解政府保護漁民之決心。
  在農業政策與願景方面,總統表示,農業是國家發展的根本,惟近年來面臨諸多挑戰,因此政府推動第三階段農地改革,促進農業之企業化經營,同時活化休耕地,發展「以科技為後盾,市場為導向」的優勢農業,期盼能在4年內讓臺灣每戶農家所得突破新臺幣100萬元,並在10年內建設4,000個農村社區,成為富麗新農村,進而在50年內將臺灣建設為「無毒農業島」。
  總統並舉例說明,他於5年前提出「小地主大佃農」政策時,外界質疑只是口號,然而至今已有1萬多公頃的土地加入,平均經營規模約8公頃,是一般地主耕作農地的7倍,且大佃農人數持續增加,平均年齡約40餘歲,顯示年輕一代較有意願從都市回到農村;未來政府仍會持續努力協助增加土地面積,並提高耕作效率,以達成農業之企業化。此外,政府目前刻積極推動「自由經濟示範區-農業加值」計畫,未來區內將導入「高質農產加工」,促進我國農業進一步升級。
  最後,總統談到,各級農、漁會領導幹部已於今年5月完成改選,期許各幹部未來持續與政府充分合作,照顧農漁民,共同朝向保障農漁民權益、增加農漁業生產收益及發展農漁村經濟的目標邁進。
  與會者包括「中華民國農會」理事長蕭景田、副理事長蘇榮慶、「中華民國全國漁會」理事長黃一成及常務監事張平順等,由行政院農委會主委陳保基及中國國民黨副主席曾永權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熊光華也在座。

Code Ver.:F201708221923 & F201708221923.cs
Code Ver.:201710241546 & 201710241546.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