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2年06月21日
總統與勞工團體座談

馬英九總統上午與勞工團體座談,除感謝勞工對經濟發展的付出與貢獻,並強調政府將繼續維護勞工權益,持續推動「自主的勞動關係」、「公平的勞動環境」及「發展的勞動市場」等三大施政主軸,定期檢討工時相關規定、提升勞工就業能力,期讓勞工在經濟體系中進一步發揮競爭力。

總統於開場致詞時指出,他自去年連任後,平均每個月與公民團體見面一次,分別針對司法、新移民、婦女、青年、環保、體育、醫事、高齡化、觀光、幼托、交通安全、核電及護理等不同議題,邀請各界代表交換意見,期盼能做到「議而決、決而行」。其中,有關護理人員不足、酒駕取締、醫師刑責及外籍配偶等所遭遇的困難問題,已努力達成目標,其它議題則刻正推動中。

總統表示,適逢6月,許多大學畢業生將投入職場,預期這段時間的失業率將會較其它月份高,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15至24歲的青少年族群。他自民國99年12月起即定期到各大專院校及高中職與青年座談,至今共舉辦34場座談會,瞭解到青年朋友們關心的主要問題之一就是就業,因此政府將持續密切關注此議題,努力改善就業環境。

總統認為,除就業議題外,國內勞工權益的維護亦有不足之處。因此,立法院6月18日甫三讀通過《勞工安全衛生法》修正案,除將名稱改為《職業安全衛生法》,更特別訂定「防過勞條款」,規定雇主對時間異常的工作負荷所引發之疾病,應事先預防並妥為規劃,違者最高可處30萬元罰鍰。此外,基本工資自今年4月起調漲為新臺幣19,047元,與2008年的17,280元相較,成長了10%,是他上任後第3次調升基本工資。

總統強調,維護勞工權益係政府責無旁貸的政策,未來,政府將持續推動「自主的勞動關係」、「公平的勞動環境」及「發展的勞動市場」等三大施政主軸,並定期檢討工時相關規定及提升勞工就業能力,期讓勞工在經濟體系中進一步發揮競爭力。

隨後,與會者分別針對「縮短學用落差與促進青年就業」、「維護勞工權益與加強勞工老年退休保障」及「勞動派遣法制化與勞資政對話機制」等三大議題交換意見。

總統在聽取與彙整各代表意見後,亦針對各項討論議題做出回應。首先,在青少年失業率方面,總統以民進黨執政時期為例指出,2000年為7.36%,至2004年為10.85%,4年共增加3.49個百分點;然,2008年至2012年,近4年僅增加0.85個百分點;此外,臺灣青少年失業率偏高的原因包括:第一、教育程度的轉變:2012年20至24歲勞動力計75.8萬人,相較於2001年,大學及研究所程度者由1成大幅上升至5成;第二、就業傾向的改變:青少年勞動力較不偏好勞力性,而較偏向服務性工作;第三、青少年對工作的期望與市場提供就業條件有差距;第四、學用落差造成部分青少年在畢業後無謀生技能致尋職困難。

針對改善青少年失業情形,總統表示,行政院勞工委員會、教育部及經濟部等相關部會應參照國外進步的政策,例如德國建構師徒制、日本促進職業訓練及職涯規劃的方式及韓國建立青年與企業的資料庫,以提供青年客製化職訓等,持續辦理促進青年就業相關措施;另,可透過「青年就業尋寶圖」等方式提供充分就職資源及各項資訊,包括職業訓練、創業服務、技能檢定、職涯探索及職場體驗等,以有效降低青少年失業率。

總統進一步指出,事實上,行政院勞工委員會、教育部及經濟部目前已規劃下列四項計畫;第一、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訂定之「嚴師高徒」計畫,係以18歲以上、29歲以下之非在學青年為範圍,透過師徒緊密的教導方式,傳授就業技能,預計今年9月開辦,將招募250名師傅及500名徒弟,由師傅指導每名徒弟,每月補助新臺幣5千元訓練費,徒弟則每月補助新臺幣1萬元訓練津貼,總計畫經費為新臺幣4千萬元;第二、教育部規劃「產業學院」計畫,係與產業界合作開設相關課程,並與個別企業共同選才,青年畢業後由企業直接聘用,此項計畫經費為新臺幣2千萬元,將於本月啟動;第三、經濟部與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刻正推動「職能基準」與能力鑑定,期能縮短產學間的落差。截至今年5月止,已有晶元、億光、台達電、味全、黑松、葡萄王及邦泰等118家企業簽署優先面試及聘用同意書,並帶動98個學校系所調整教學內容。

最後一項則為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的「產學訓合作訓練」計畫,總統並以他日前訪視臺中市「崴立機電公司」時,學員張家維同學分享參與該計畫之經驗為例,說明渠以「3+4模式-高職+四技」方式接受訓練,不但獲得學位,具備專業工作技能,同時也獲聘為正式員工。此外,總統亦舉他日前參訪苗栗縣「臺灣保來得公司」的觀察為例,指出該公司多年前即與學校合作並安排高階主管到校教授「客製化課程」,這些都是產學合作樹立極佳典範。因此,各相關部會應持續辦理,讓產學合作更多元化,符合企業不同的需求,以擴大成果。

在維護勞工權益方面,總統指出,單身勞工倘因故死亡,為適度照顧渠所遺親屬,建議行政院勞工委員會亦應審慎研議因應之道。

最後,在勞動派遣法制化與勞資政對話機制方面,總統指示行政院勞工委員會朝建立秩序、以專法規範,並參考世界趨勢潮流,以完成推動勞動派遣制定專法之工作。此外,行政院勞工委員會未來改制為勞動部後,亦可針對不同議題,規劃「勞、資、政」三方對話機制,必要時可加入「學」界進行意見交流,同時參考各國經驗,協助勞資雙方建立對話平台,以符合實際需求。

與會者包括中華民國全國總工會理事長陳杰、全國產業總工會理事長莊爵安、中華民國水電業總工會理事長胡平文、臺北市總工會理事長蔡宏駿、高雄市總工會理事長林明章、臺北市大眾捷運股份有限公司企業工會理事長王裕文、臺南市統一企業公司企業工會理事長陳界黃、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教授成之約,以及行政院勞工委員會主任委員潘世偉、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主任委員宋餘俠、教育部次長黃碧端、經濟部主任秘書周作姍及勞委會職訓局局長林三貴,總統府副秘書長熊光華及發言人李佳霏等也在座。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