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2年05月03日
總統接見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主席夏柏特(Steve Chabot)訪華團一行

  馬英九總統下午接見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主席夏柏特(Steve Chabot)訪華團一行,除歡迎訪賓遠道來臺,也期盼美方持續協助我國早日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
  總統致詞時首先感謝夏柏特主席多年來積極為我奔走,並表示彼為2002年美國眾議院「國會臺灣連線」(Congressional Taiwan Caucus)成立時之創始共同主席之一,誠為我最堅定之好朋友與支持者。
  總統指出,他上任後即採取「低調、零意外」原則,讓美方充分瞭解臺美與兩岸關係之動態,使雙邊關係得以突破瓶頸,在彼此互信基礎上持續推進,達成美國前國務卿柯琳頓所稱的「臺灣係美國重要之安全及經濟夥伴」。
  總統說,近5年來美國對臺軍售總額已逾180億美元,超過自1979年以來任何時期之頻率與規模;美國給予我國人民訪美「免簽證待遇」,亦為臺美關係的里程碑;此外,我政府在反恐怖主義、反人口販運及反武器擴張等各方面,均與美國密切合作、站在同一陣線。
  總統提到,今年初,我與美國重新修訂《特權、免稅暨豁免協定》,使我駐美人員能獲得更完整保障;另,我駐美代表處去年得以在雙橡園舉行國慶大型酒會,以及近2年來美國多位重要官員訪華,均充分彰顯臺美雙邊友好關係之進展。
  針對兩岸關係發展近年來顯著改善,總統說,我兩岸政策係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臺海「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並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基礎上,推動兩岸交流,迄今已簽署18項協議,有效降低臺海緊張情勢,並促進東亞和平。相較於近來朝鮮半島之緊張情勢,足證我國在區域和平之努力與貢獻。
  總統重申,為解決先前因釣魚臺列嶼所引發之主權爭議,我提出「東海和平倡議」,主張相關各方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並與日本於今年4月10日簽署《臺日漁業協議》,藉由在共同養護及管理的區域彼此合作,讓兩國漁民均可在沒有干擾情況下捕魚,具體實踐了「主權雖不可分割,但資源可以共享」理念,相信此做法對促進東海之和平,助益良多。
  對於夏柏特主席等人支持我國參與「世界民航組織」(ICAO),總統亦表達感謝之意,並盼渠等繼續協助我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
  訪賓一行尚包括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民主黨首席議員法理歐馬維加(Eni Faleomavaega)、共和黨幕僚長費茲派克(Kevin Fitzpatrick)等人,由「美國在臺協會」處長馬啟思(Christopher Marut)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袁健生及外交部次長石定也在座。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