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2年04月30日
總統接見102年全國模範勞工及其眷屬
  馬英九總統下午接見102年全國模範勞工及其眷屬,除肯定渠等促進國家經濟發展之卓越貢獻,並強調政府將繼續為勞工打造安全、尊嚴的勞動環境。
  總統致詞時表示,過去4年多來,政府陸續推動勞保年金、二代健保、中央政府組織再造、縣市合併、開徵奢侈稅、幼托整合、軍教課稅及居住正義5項法案等改革措施,並改善兩岸及對外關係,希望打造「和平兩岸、友善國際」之環境,讓國人均能擁有尊嚴及幸福的生活。
  總統指出,為保障勞工權益,政府自今年4月起將基本工資調升為19,047元,受惠勞工約170萬人,此係3年來連續第3次的調升,基本工資已由民國97年的17,280元成長10%。儘管今年第一季的經濟成長率未達原先預期的3%,但政府既已宣布調高,就不會減少。總統說,雖然部分基層勞工朋友並不滿意此一數字,但此係政府費盡苦心、與各方研議後所得出之結果,因此希望各界能夠共體時艱。
  總統進一步指出,勞保各項年金自民國98年開辦到去年底為止,核付金額已高達924億元。而政府實施育嬰留職津貼方案後,迄今亦有超過16萬名勞工申請,核付金額達到142億元,且申請人多屬中小企業勞工。在照顧中高齡及身心障礙者部分,政府自98年5月起將失業給付期限由6個月延長至9個月,至今撥付金額達51億元。另為擴大就業機會,政府自97年至今年3月底為止,總計投注229億元,協助31萬人次就業。
  針對年金改革議題,總統強調,臺灣社會的人口結構已發生重大變化,除了面臨少子女化的挑戰,國人平均壽命增加5歲、退休年齡則提前約5年,政府因而平均須為退休人員多負擔10年的費用。目前政府每年計約花費2,700多億元用於退休撫卹,負擔非常沈重,加以社會已面臨「經費不足、行業不平及世代不均」等現象,倘現行制度不改,未來可能引發嚴重問題。
  總統並以希臘近日裁減15,000名公務員為例,說明當國家生產力難以負擔高額福利支出時,即可能面臨此一困境。總統說,只要「6個一點點」,即能「安心30年」,換言之,「保費多繳一點點」、「月退少拿一點點」、「退休時間晚一點點」、「投保年資長一點點」、「基金獲利多一點點」及「政府撥補穩定一點點」,加上政府每5年檢討1次,即可確保年金制度到民國133年都不會有問題。
  總統說明,所謂「保費多繳、月退少領」是和勞工個人以前所繳交及領取的金額相比,事實上,仍是保費繳得少、月退領得多。儘管此類改革難以獲得掌聲,但他有能力及決心,因此政府將儘速推動改革,讓國人安心、讓下一代看得到未來。
  談及勞工政策展望,總統說,政府未來將朝「自主的勞動關係」、「公平的勞動環境」及「發展的勞動市場」三大施政主軸前進,並將定期檢討工時相關規定、全方位提升就業青年及壯年到65歲中高齡勞工之就業能力、提供終身職涯服務,更重要的是,確保勞工工作環境的衛生與安全,期讓勞工進一步發揮競爭力。
  訪賓一行由行政院勞工委員會主任委員潘世偉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秘書長楊進添也在座。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