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2年04月17日
副總統接見「中華民國婦女聯合會」及各婦女組織負責人等一行
  吳敦義副總統下午接見「中華民國婦女聯合會」及各婦女組織負責人等一行,除肯定各團體成員對國家社會所做的貢獻,並期勉渠等繼續為臺灣社會創造更美好的明天。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中華民國婦女聯合會」於民國39年4月,由先總統蔣公夫人蔣宋美齡所創辦,成立迄今已達63年,期間推動多元化的社會參與,包括設置軍衣縫製工廠、婦女救護訓練班、發起保護養女活動,安置大陳及一江山軍人子弟與烈士遺孤、發動籌建軍眷住宅,到關懷小兒麻痺的身心障礙兒童等,以同心協力推動各項社會福利相關工作,發揚人道關懷,增進全民福祉。
  副總統說, 婦聯會於60年代以後,則致力公益慈善、性別平權、弱勢及災難救助、獎學金獎助與國民外交等,目前該會於國內各縣市成立22個分會及368個支會;伴隨不同年代,該會的社會參與重心或有不同,但始終如一地積極扮演社會關懷的角色,以國家社會利益為最大考量,展現當代婦女的典範價值,並成為穩定社會的重要力量。
  副總統指出,近十幾年來,為因應國內社會福利與服務的多元需求,婦聯會於民國85年捐資成立「財團法人婦聯聽障文教基金會」,對聽力受損兒童伸出援手,幫助無數的兒童與家庭;另於民國86年捐助成立「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婦聯社會福利基金會」,推動「婦聯關懷專案」贊助社會福利團體,並提供高中(職)學生就學補助金、為國中小學生繳交營養午餐費等。
  副總統強調,政府非常重視婦女權益的維護與保障,曾於行政院成立「性別平等委員會」,透過該平台宣揚政府對婦女平權的觀念及作法,鼓勵社會各階層女性發揮潛力,勇敢自我實現,而該機構的設置亦得到婦聯會全力支持,成為我國推廣婦女權益的依據。
  副總統提及,婦聯會在主任委員嚴倬雲的領導下,除關懷國內各項社福工作,亦積極推展參與國際婦女組織活動,促進國民外交,包括透過與駐華使節及其眷屬之交流等,對國家社會貢獻卓著,今年3月獲馬總統頒授二等景星勳章殊榮。
  副總統表示,2000年至2008年僅有54個國家給予臺灣民眾免簽證待遇,在馬總統致力推動兩岸和平與友善國際政策後,隨著臺海關係逐漸改善,我國際空間亦逐漸擴大,且我國是一個崇尚自由、民主、法治及人權的國家,獲得國際社會的尊敬與信賴,近5年來已有包括美國、加拿大及歐盟等132個國家及地區,提供臺灣民眾免簽證或落地簽證待遇。
  副總統談及,自馬總統上任以來,來臺旅客人次每年皆以百萬人次的數字成長,例如民國97年為384萬,98年為439萬,99年為556萬,100年為608萬,並於去年突破731萬,今年則可望突破800萬人次,並預估於2016年底超過1千萬人次;未來我國將成為一個真正的觀光大國,並將具有臺灣特色的中華傳統文化發揚光大,讓國際社會瞭解。
  副總統說,與會的婦聯會成員均為社會菁英,在各行各業表現傑出,期許渠等能在原有良好的基礎上,繼續為新世紀的臺灣做出積極的貢獻。
  訪賓一行約130人,由「中華民國婦女聯合會」主任委員嚴倬雲率領,內政部次長曾中明陪同,前來總統府拜會副總統。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