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2年04月12日
總統接見教廷修會部部長德維茲樞機主教(Cardinal Joao Braz de Aviz)等一行
馬英九總統中午接見教廷修會部部長德維茲樞機主教(Cardinal Joao Braz de Aviz)等一行,並期盼訪賓此行進一步深化雙方合作關係。
總統致詞時首先歡迎德維茲樞機主教及教廷天主教大學評鑑委員會主席衣慕達(Franco Imoda)神父代表教廷專程來華,參加「臺灣地區男女修會會長聯合會年會」及「2013年高等教育品質保證國際網路國際研討會」。總統表示, 德維茲樞機主教此行是首次來我國訪問,衣慕達神父則曾於1997年訪華,相信此次來訪必能更深入瞭解我國政治、經濟及社會之發展與改變。
總統提到,他頃於上月19日率慶賀團赴教廷出席教宗方濟(Pope Francis)就職大典,並獲教廷熱誠接待與禮遇,出訪過程一切順利愉快,在此對教廷及所有同仁表示感謝;而今日能與德維茲樞機主教及衣慕達神父晤面,針對我與教廷在和平與國際人道救援方面的合作交換意見,令他倍感親切。
總統說,30年前他在總統府任職時,曾接觸教宗發表之《世界和平日文告》內容,對於歷任教宗所展現之胸襟與期望印象深刻;因此,他在上任後即期盼透過兩岸和解降低臺海緊張,進而促進東亞和平。而朝鮮半島與臺灣海峽原係東亞兩大衝突熱點,經過我政府5年多的努力,如今朝鮮半島仍舊戰雲密布,臺灣海峽則成為繁榮與和平之地區,證明臺灣已是和平的締造者。
談及天主教與我國淵源,總統表示,耶穌會教士利瑪竇於明朝末年將福音傳入中國,為紀念利氏對東西文化交流之偉大貢獻,我國家圖書館於2010年4月舉辦「利瑪竇太平洋研究室」啟用典禮,將所蒐藏有關利氏之藏書5萬餘冊,開放予全世界學者研究使用。天主教輔仁大學同時舉辦世界規模最大之「紀念利瑪竇逝世400週年國際學術會議」,邀請90餘位學者專家發表論文,以紀念這位偉大傳教士與文化交流的推動者。
總統進一步指出,天主教道明會於1859年將福音傳入臺灣,臺灣天主教會於2009年盛大慶祝「天主教在臺宣教150週年」,教廷特派特使樞機主教董高 (Jozef Tomko)來華主持慶祝大典,他亦受邀前往致詞。總統說,天主教會來臺150年,在我國籌辦各級學校教育青年、興建醫院照顧病患,同時設置療養院照顧傷殘弱勢及老人,為我國社會福利體系之重要一環。有鑑於此,我政府已於2011年6月啟動「馬偕計畫」,凡年滿65歲、在臺灣服務超過20年之外籍神職人員均可比照我國銀髮族,享有半價搭乘國內交通工具等各項社會福利,以表達對渠等貢獻之感謝。
總統強調,我國呼應教宗促進世界和平之理念,經常在國際社會進行人道救援及慈善醫療工作,例如2010年1月海地大地震,我國於第一時間派遣救援隊前往救援,並於當地建造200間永久屋供災民使用;而前年3月日本發生311大地震時,我政府與民間捐贈高達2億美元(約新臺幣66億元),居世界之冠。
總統告訴訪賓,在我政府協助及臺灣天主教會的積極推動下,我國每年提供獎學金,協助大陸神職人員來臺培訓及進修,人數並逐年增加,深獲教廷肯定;未來我國將持續扮演促進中國大陸教會與普世教會共融之「橋樑」角色,讓大陸神職人員更加瞭解教廷及我國天主教之發展情形。
總統也期許中華民國在國際社會持續扮演「和平的締造者」、「人道援助的提供者」、「文化交流的推動者」、「新科技與商機的創造者」及「中華文化的領航者」等5種角色,並透過深耕上述領域,擴大我國際參與,成為國際社會具建設性的一員。
訪賓一行由教廷駐華大使館陸思道(Paul Russell)代辦及天主教會臺灣地區主教團主席暨總主教洪山川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秘書長楊進添、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袁健生及外交部長林永樂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