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2年04月11日
總統接見臺灣省101年「地方基層芳草人物」各縣市代表
馬英九總統下午接見臺灣省101年「地方基層芳草人物」各縣市代表,除高度推崇得獎者的善行義舉,並期盼此等行善風氣持續傳承與發揚,讓臺灣社會更加祥和溫馨。
總統致詞時表示,此次「地方基層芳草人物」表揚活動共計有122位得獎者,而與會的得獎代表係從全省15個縣市遴選而來,可說是「芳草中的芳草」,殊值肯定。
對於臺灣省政府主席林政則發想及推動此一極具「揚善」意義的活動,總統也特別表達感謝之意。總統認為,透過表揚所有得獎者無私奉獻的善行義舉,不僅可彰顯臺灣民眾的良善美德,更能進一步教化民心、帶動社會整體行善風氣。
總統並分享得獎人的善行事蹟,例如楊雲貴因嫻熟客家傳統習俗與祭祀古禮,讓停辦長達20年、幾近失傳的「武聖九獻大禮」在新竹縣峨眉鄉隆聖宮重現,成功發揚地方民俗傳統;另一位來自雲林的葉成豐,每天在北港朝天宮旁販售每碗15元的麵線糊小吃,積存160萬元後,即捐款購置一輛水陸兩用消防車贈予消防局,此種慷慨解囊、熱心公益的義行,令人欽佩。
總統提到,臺灣社會各個角落存有許多熱情的善心人士,包括曾獲美國《時代雜誌》評選為百大影響力人物,並榮獲菲律賓《麥格塞塞獎》的陳樹菊,以及去年列名美國富比士亞洲行善英雄榜的趙文正,渠等捐款善行深獲國際社會肯定;而在宜蘭縣從事資源回收的楊黃牡丹拾金不昧,其義行亦足為表率。上述事例及與會得獎者的事蹟,充分展現臺灣民眾「正直、善良、勤奮、誠信、進取與包容」的核心價值。
總統強調,過去大家常說臺灣是「藏富於民」,但現在的臺灣早已是「藏善於民」,尤其「政府力量有限,民間活力無窮」,民間的充沛活力可補足政府力量不及之處,例如國人認養的海外貧童己超過23萬人,約占我們總人口數的1%;而前年日本發生311大地震時,我政府與民間捐贈高達200億日圓(約新臺幣66億元),居世界之冠,讓日本國民深受感動,也顯示我國已逐漸由「愛心輸入國」轉為「愛心輸出國」。此外,我國雖僅有23個邦交國,但迄今已有132個國家與地區給予我國人免簽證或落地簽證待遇,證明中華民國是真正受人尊敬、讓人感動的國家。
總統說,此次得獎代表的得獎事蹟中,部分看似只是平凡的小善,但卻依舊彌足珍貴,因為每一件小善,都彰顯臺灣民眾的善良與愛心,也期盼此等善行持續傳承與發揚,讓臺灣社會更加祥和溫馨。
訪賓一行約30餘人,由臺灣省政府主席林政則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第三局局長張國葆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