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1年02月16日
總統拜訪交趾陶創作家呂勝南先生及參加「鳳梨之父」張清勤先生告別式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到嘉義市拜訪交趾陶創作家呂勝南先生,及聽取呂勝南先生說明國內交趾陶創作發展狀況,並實地參觀創作情形,瞭解交趾陶塑、雕、釉彩之精緻美學。
起跡於嘉義的「交趾燒」陶藝,近年來在呂勝南先生等大師、同好的推廣下,已成為名聞海內外的藝術品,而呂勝南先生在交趾陶藝術創作方面受到各界的肯定和讚譽,他以二年的時間研發創作,讓嘉義市天后宮成為一座交趾陶藝術寶庫。且由於其傳承民族工藝及民俗技藝的重大貢獻,並於民國八十三年獲頒全國傳統工藝「薪傳獎」。他更將藝術文化帶入監獄,在各地監獄成立「交趾陶研習班」,親自授課傳承,至今樂此不疲,嘉惠甚多受刑人,對於呂勝南先生的藝術成就和貢獻,總統特別表示敬意和推崇。
隨之,總統也前往參加有台灣「鳳梨之父」美稱的張清勤先生告別式,以表達對張清勤先生最高的敬意和誠摯哀悼之意。張先生雖然無顯赫學歷,但其窮畢生之力,為台灣鳳梨品種改良貢獻心力,從事鳳梨品種改良四十餘年,育成台農六號、十三號、十六號、十七號、十八號及十九號等多個品種,不僅提升品質,也因品種多樣化,刺激消費需求,使台灣鳳梨產業由以往的「罐頭外銷為主,內銷為副」,轉變為今日「內銷鮮食為主,外銷為副」的產銷型態。也由於有張先生的「苦」,才有今日鳳梨的「甜」,我們從張先生一生的奮鬥中,看到台灣精神的具體展現,他將永遠令人懷念和感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