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2年03月16日
總統訪視彰化監獄
  馬英九總統上午前往彰化縣訪視彰化監獄,並期勉收容人改過向善,學習一技之長,出獄後成為社會進步的力量。
  總統抵達後,首先由法務部長曾勇夫、矯正署長吳憲璋、彰化監獄典獄長巫滿盈及彰化縣長卓伯源等人陪同,欣賞收容人擊鼓及樂器演奏等才藝表演,隨後參觀收容人製作之各式精美工藝作品。對於收容人所展現的表演及創作才華,總統也特別表達肯定之意。
  總統致詞時表示,民國82年2月他調任法務部長,在3年多的任期內,親訪監所267次,亦曾來過彰化監獄兩次,見證該監獄從興建到完成。今日再度來訪,見到收容人的表演及工藝創作,令他感覺這裡有如一所學校與文化團體,也顯示政府逐步貫徹中國古代「刑期無刑」、「明刑弼教」的觀念,與西方歷史上,刑罰主義從報復主義、懲罰主義,演進到教育主義,兩者可說是不謀而合。
  總統認為,政府不僅應教育收容人,更要進一步協助其就業,因為收容人離開矯正機構後,在社會上求職往往遭遇到困難,導致其無法適應社會生活,因此法務部結合具有愛心的企業廠商,積極辦理收容人就業媒合、諮詢活動,迄今共有546家廠商提供2,901個職缺,收容人參與媒合4,115人,媒合成功1,722人,媒合率達41%,成效斐然。
  總統提到,辦理此類就業活動除可協助收容人融入社會,亦可鼓舞其他收容人改過向上。尤其許多收容人進入監獄後,就已有向善念頭,因此,監所若能用柔性及正面的方式,引導其改過向善,即可有效協助收容人「脫胎換骨」,重新適應社會。
  談及獄政革新,總統指出,在法務部的規畫下,矯正機關積極推展自營作業政策,目前自營作業收入每年均有2至3成的成長,從民國94年底的9千多萬元增加到101年的4億9百多萬元,係歷年來的最高點,各項物美價廉的作業產品更廣獲民眾的好評與搶購。而許多矯正機構亦鼓勵收容人學習藝文技藝,發掘自身才華,例如澎湖鼎灣監獄開設「鼎灣寫作班」,不僅為收容的毒品犯找到心靈慰藉的出口,亦激發其創作力與潛能。
  總統進一步表示,矯正機關近年來參加臺灣燈會的花燈競賽,連年獲得「燈王」的殊榮,作品均令人驚艷。此外,由收容人組成的「鼓舞打擊樂團」成立至今,團員們在國際知名藝術團體「優人神鼓」老師的細心指導下,認真學習,去年更攜手舉辦「出發的力量-2012夏季感動五都巡演」,造成轟動。其中收容人「阿甘」、「小紀」出獄後,也成為「優人神鼓」的正式團員,參與國內外展演,足證人的潛力無窮,透過矯正機構的引導及開發,收容人也能找到新的春天。
  總統強調,「救一名收容人就是救一個家庭」,監所的工作,不僅是消極的維護社會安全,更是要讓收容人改過向善,重新做人,期盼收容人在監所找到自己的希望與方向,持續努力,學習一技之長,出獄後成為社會進步的力量。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