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2年03月12日
總統出席「植樹造林 呵護臺灣」民國102年中樞紀念植樹活動
  今天是國父逝世紀念日,也是植樹節,馬英九總統上午前往新北市三峽區國家教育研究院出席「植樹造林 呵護臺灣」民國102年中樞紀念植樹活動,除親自種下象徵吉祥的福木,並期盼國人效法「植樹達人」賴倍元,一起「種樹愛臺灣」。
  總統致詞時表示,根據行政院農委會的「森林資源調查」結果,民國84年臺灣森林覆蓋率為58.49%,去年則為59%,增幅雖僅0.51%,但代表全臺共計增加數萬公頃林地,足證政府的造林計畫已展現初步成效。
  總統指出,教育、治國的道理與種樹方法相通,例如《孟子》梁惠王篇提到「不違農時,穀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鼈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穀與魚鼈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顯示古人早具有順時而適度運用資源,重視環境保護的概念;而管仲在《管子》「權修」篇中提到「一年之計,莫如樹穀;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則揭示了培養人才及教育下一代是百年大計。
  總統談及,唐朝學者柳宗元著有《種樹郭橐駝傳〉,描寫一位郭姓駝背者,人稱「郭橐駝」,他擅長種樹,有人向他請教種樹的方法,郭橐駝回答要順應樹木的成長規律,種好之後,還要「勿動勿慮,去不復顧。其蒔也若子,其置也若棄」,意指種下去以後不需要過於關切。總統說,此一概念與教育的道理相通,亦即除應「有教無類」,亦要「因材施教、適性揚才」,這正是政府推動十二年國教的重要目標。
  針對政府造林計畫,總統向與會者說明,他在6年前初次競選總統時,即將「造林」列為政府重要施政項目,目前已完成造林2萬3千餘公頃,雖因土地取得困難導致進度落後,但政府已規劃設置3處面積1,000公頃以上的大型平地森林園區,包括花蓮「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已於民國100年5月開園;嘉義「鰲鼓濕地森林園區」也在去年11月對外開放;而屏東「林後四林平地森林園區」目前正積極規劃建設中。政府運用平地造林,除可涵養水源,避免地層下陷,亦為國人提供休閒遊憩的好去處。
  「植樹達人」賴倍元今年受邀擔任植樹月的「森情大使」,總統也特別頒發「植樹楷模獎牌」,表揚渠「植樹造林、呵護臺灣」的精神。總統表示,賴倍元27年來共栽植超過27萬棵樹木,感動近百家中小企業主一起投入種樹的行動;尤其賴倍元強調不施肥,讓樹木順其自然生長,也不砍伐、不牟利,確保環境永續發展的胸懷,吸引越來越多人加入他的行列;期盼國人效法賴倍元,推廣並實踐種樹的觀念,一起「種樹愛臺灣」。
  包括司法院長賴浩敏、考試院長關中、新北市長朱立倫、教育部次長陳益興、行政院農委會副主委胡興華及國家教育研究院代理院長王如哲等人均出席是項活動。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