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2年02月04日
總統致函天主教教宗本篤16世響應教宗「2013年世界和平日」文告
馬英九總統於2月4日致函天主教教宗本篤16世,響應教宗「2013年世界和平日」文告。
教宗本篤16世於今年元旦發表題為「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世界和平日文告,呼籲世人營造一個「以真理、自由、愛和正義為基礎」的社會,並提出以友愛、分享、無償給予及奉獻的「經濟模式」,以解決當前全球經濟危機;此外,渠亦從人口、倫理道德、教育、經濟與政治之角度,精闢點出家庭係社會的基本細胞,亦是實現和平文化所不可或缺的社會主體之一,並強調締造和平係為他人謀求幸福,而此一幸福將可滿溢永存。
總統於致函中強調,中華文化一向強調以王道致和平、禮樂治世,並拒絕霸道強取豪奪,其中儒家經典《禮記》篇章中所揭櫫之內容即與教宗所提倡之理念不謀而合。對於教宗長期關心人類遭遇飢饉、貧富不均、天災戰禍,以及敦促增進世界和平等貢獻,總統也致上崇高敬意。
總統表示,他自2008年5月就任中華民國總統後,即以建立兩岸互信及推展和平交流做為政策主軸之一,迄今兩岸已克服溝通困難,共享和平利益;此外,我方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及「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之基礎上,秉持「擱置爭議」、「共創雙贏」及「對等互惠」原則,雙方目前亦已進行8次對話,並簽署18項協議及達成2項共識,為兩岸和平、穩定及繁榮奠定基礎。
針對近期釣魚臺列嶼主權議題造成東亞鄰近國家緊張情勢,總統指出,基於「主權無法分割,資源可以分享」理念,我方已於去年8月5日提出「東海和平倡議」,希望「有意義對話以擱置領土爭議」及「經由合作開發共享資源」,並力促臺、日及中國大陸三方從「三組雙邊對話」邁向「一組三邊協商」,以解決區域爭端,達成東海和平之目標。
總統強調,中華民國一向愛好和平,珍惜與區域鄰近國家維繫良好互動關係,尤其「東海和平倡議」主張涉及各方須同時擱置爭議、展開對話、建立互信,並呼籲以「捍衛主權漁權、和平處理爭議、共同開發資源」做為與鄰近國家共同努力之目標,而此一原則亦適用於南海議題。
總統也重申,中華民國將持續扮演「和平締造者」及「人道援助者」角色;此外,由於和平的擴散須透過更多交流,以提升國與國、人與人之間的瞭解與接納,因此我與教廷去年亦已簽署《關於高等教育合作及研究、資格、文憑與學位採認協定》,為兩國學術合作樹立重要里程碑。此項協定必有助於雙方教育機構分享知識、專業與經驗,並與全球同步接軌,也期許兩國未來能進一步開發其他領域之合作空間。
總統致教宗函內容全文如下:
教宗聖座:
聖座於本(2013)年元旦發表「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世界和平日文告,呼籲世人營造一個「以真理、自由、愛和正義為基礎」的社會,提出以友愛、分享、無償給予和奉獻的「經濟模式」,以解決當前全球經濟危機;更從人口、倫理道德、教育、經濟與政治的角度,精闢點出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也是實現和平文化所不可或缺的社會主體之一,並強調締造和平就是為他人謀求幸福,而此一幸福滿溢永存。聖座金玉良言,真知灼見,發人深省,本人拜讀,曷深感佩。
中華文化一貫強調以王道致和平,禮樂治世,拒絕霸道強取豪奪。儒家經典《禮記》禮運篇大同章稱「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昭示世界是人類所共有、共治、共享,並非專制私有,此即現今追求之世界和平境界。此外,《禮記》大學之道提倡「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全民教育理念,與 聖座倡導以家庭為基礎,孕育未來締造和平的主人翁,旨意相通,不謀而合,本人至表贊同。
本人對 聖座長久以來關心人類遭遇飢饉、貧富不均、天災戰禍,以及敦促增進世界和平之諸多讜論與貢獻,深感欽佩;更對國際間業以和平共榮方式結束冷戰時期,臺海兩岸卻猶因政體差異造成之對峙情勢至為關切。因此,本人自2008年5月上任以來,即以建立兩岸互信、推展和平交流做為政策主軸之一,歷經4年多努力,雙方已克服溝通困難,共享和平利益。中華民國堅持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及「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基礎上,秉持「擱置爭議」、「共創雙贏」與「對等互惠」原則,透過8次對話,以18項協議、2項共識建構交流平臺,奠定兩岸和平、穩定及繁榮之基礎。本人相信,兩岸互動良性發展對於包括東亞地區之全世界和平繁榮將有重要貢獻,對於中國大陸逐漸邁向人權法治之自由開放社會亦必有長遠影響。
近來本人眼見東亞鄰近國家因釣魚臺列嶼主權議題造成緊張,甚感憂心,爰於上(2012)年8月5日基於「主權無法分割,資源可以分享」理念,提出透過「有意義對話以擱置領土爭議」、「經由合作開發共享資源」二階段推動的「東海和平倡議」,力促日本、中國大陸與我國能從「三組雙邊對話」邁向「一組三邊協商」,該倡議合乎現代國際法之精髓與要義,係解決區域爭端、維護東海和平之嘉謨善議。
中華民國一向愛好和平,珍惜與區域鄰近國家維繫良好互動關係,「東海和平倡議」主張相涉各方同時擱置爭議,展開對話,建立互信,並呼籲以「捍衛主權漁權、和平處理爭議、共同開發資源」做為與鄰近相涉國家共同努力的目標,而是項原則一體適用於南海議題。
中華民國除承諾在國際社會中,努力扮演「和平締造者」之角色外,亦秉持悲天憫人之精神作一個「人道援助者」;如同上年間,全球各地災禍頻傳,我國即積極投入國際人道救援事務,濟助包括義大利、菲律賓、瓜地馬拉、中東敘利亞周邊及非洲地區等受災國家與人民,實踐 聖座念茲在茲的國際慈善濟助工作。
此外,和平的擴散需要透過更多交流,以提升國與國、人與人之間的瞭解與接納。2011年中華民國與教廷簽署《關於高等教育合作及研究、資格、文憑與學位採認協定》,為兩國學術合作樹立重要里程碑,此項協定有助於雙方教育機構在知識、專業與經驗之分享並且與全球同步接軌。本人深切期盼,未來 貴我兩國能進一步開發其他領域的合作空間。
感謝 聖座本年世界和平日的呼籲。值此中華民國與教廷建交70週年之際,定將在既有堅實基礎上,推動福傳及牧靈工作,賡續扮演「橋樑教會」角色,共同實踐 聖座揭櫫「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崇高理想,致力將倡議真理、自由、正義與和平的愛德工作,散播至全世界。
謹向 聖座申致最崇高之敬意,並祝
政躬康泰
教運昌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