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2年02月03日
總統出席「2013年臺灣國際科學展覽會」頒獎典禮
馬英九總統上午前往「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出席「2013年臺灣國際科學展覽會」頒獎典禮,除頒發「青少年科學獎」表彰獲獎學生之努力,並說明政府部門積極解決學用落差問題及提升我產業競爭力之作為。
總統於致詞時首先歡迎與會來賓出席本屆頒獎典禮,並感謝教育部及「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舉辦此次活動,讓學生得以培養科學研究能力、創新發展及國際視野,尤其此次大會共吸引來自21個國家或地區、485名師生參加,參展作品更高達149件,創歷年紀錄,而我獲獎學生及作品亦將代表我國參加美國「英特爾國際科技展覽會」(Intel ISEF)及其它國際重要科學展。
總統說,此次係他第5次參加是項活動,他於求學時,雖非理工科學生,但就任總統後,即積極提供科學界經費補助,期使我研發經費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例不低於3%,而目前亦已達至此目標。
總統指出,科學教育之目標係在學生心中播下科學種子,以使渠等能為世界永續發展尋求解答。臺灣缺乏煤炭、石油及貴重金屬等自然資源,但颱風與地震等天然災害卻頻傳,而目前我們所擁有的唯一珍貴資源係「人力資源」,因此政府部門無不致力發展該資源,其中科學教育即是我們重點發展的項目之一。
總統表示,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所發布的《2012年全球競爭力排名報告》,我國競爭力名列全球第13,其中「高等教育與訓練」項目位居全球第9;此外,「世界銀行」(WB)所公布的《2012年全球知識經濟指數》,我亦居亞洲第一,顯示政府投入教育發展之努力已獲致實效,未來四年亦將持續推動教育改革,包括實施「12年國教高中職免學費」政策。
總統強調,我國競爭力評比雖尚屬優異,但國內目前仍存有學用落差現象,且部分研究生畢業後亦面臨尋求工作不易問題。對此,教育部、經濟部及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已積極合作,期能減少產學落差情形;另方面,臺灣雖為國際資通訊產業鍊的重要一環,但國內產業刻正面臨轉型問題,必須發展關鍵技術,方能提升產業競爭力。有鑒於此,經濟部亦與國內大學及工研院合作開發10項工業基礎技術,包括通訊及半導體等項目,以協助臺灣技術自立。
總統也希望與會的外籍訪賓除討論科學議題,亦能撥冗參觀我故宮博物院,瞭解中華悠久歷史文化,並前往附近夜市,體驗在地民眾生活,以及踴躍購物消費。
總統今天也頒發「青少年科學獎」予國立南科國際實驗高級中學許毓芳、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郭芷忻,以及來自德國的Carolin Charlotte Lachner等3名學生,以表彰渠等優異的表現。
包括教育部次長黃碧端、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副主委孫以瀚及中央研究院院士林榮耀等人均出席是項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