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2年02月02日
總統訪視臺中市德水園身心障礙教養院及「種樹的賴桑」-賴倍元先生
馬英九總統下午由總統府副秘書長熊光華、國家安全會議副秘書長陸小榮及內政部次長曾中明等人陪同,前往臺中市東勢區訪視「德水園身心障礙教養院」,除說明政府目前所提供的各項身心障礙者福利措施,並呼籲社會各界踴躍捐贈復康巴士,以提升渠等「行」的權益。
總統抵達會場後首先參觀該院教育與職業訓練設施-商店訓練教室及觀看院內身心障礙收容者製作手工皂過程,並於致詞時感謝當地耆老吳德水捐贈土地,提供院方成立院舍,使該院得以發揮養護、教育、復健及職業訓練等4大功能,讓院內收容者均能獲得妥適照護。
總統指出,內政部自去年7月起,針對身心障礙者身心機能限制,建構「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系統」(ICF)制度,將以往申請身心障礙手冊程序改為完成鑑定及評估後,始得核發身心障礙證明,期能確切符合身心障礙者需求,並避免證明文件遭致濫用;此外,該部去年度亦編列約新臺幣317億元及運用公益彩券回饋金,補助各縣市地方政府增加多項身心障礙福利服務措施,包括生活重建、心理重建、社區居住、婚姻及生育輔導、課後照顧、自立生活支持、家庭托顧及家庭關懷訪視等。
總統說,政府所推動的身心障礙者福利服務涵蓋食、衣、住、行、育、樂等層面,其中在「行」的方面,以他擔任臺北市長期間為例,除致力推動「有愛無礙」的無障礙環境,並積極增加復康巴士數量,由剛上任時的40輛增至卸任時的125輛,包括他亦捐贈2輛復康巴士,以期讓所有身心障礙市民均能便利通行。
總統強調,復康巴士對身心障礙者及高齡者而言極為重要,截至去年12月底止,全國復康巴士數量已達1,144輛,但分布卻呈現集中化現象,以臺北市及新北市為主,部分地區則欠缺,由於目前國內救護車數量已堪稱充足,希望社會各界能踴躍捐贈復康巴士,以提升身心障礙者「行」的權益。
總統也致贈新臺幣10萬元加菜金及總統府春聯與紅包袋予院內所有身心障礙收容者,同時陪同前往的總統府資政劉金標亦捐贈新臺幣200萬元,獲得全體與會人員喝采。
包括「德水園身心障礙教養院」董事長童瑞年、園長李俊逸、總統府資政劉金標、國策顧問蔡鈴蘭、林敏霖、陳釘雲、臺中市副市長蕭家淇及立法委員江啟臣等人均出席是項活動。
隨後,總統前往臺中市西屯區訪視「種樹的賴桑」-賴倍元先生,肯定渠27年內種植約130公頃的樹木,力行節能減碳工作,並秉持「不砍伐、不買賣、不傳子」三不原則,回饋社會大眾。
總統指出,6年前他參選總統時,即提出「綠色造林」政策,目前全臺已復育約2.3萬公頃林木,尤其他上任前,我國人口雖不到全球百分之三,但每人每年碳排放量卻高達18公噸,超出世界標準;隨著政府近年來不斷致力節能減碳工作,目前已獲致實效,整體碳排放量明顯減少。
總統也談到,國人捐血率高達8.3%,堪稱世界第一,主要係因民間獅子會社團踴躍捐贈捐血車,提升國人捐血便利性所致。有鑒於此,政府部門亦應研議相關機制,減少民眾種樹的經費支出及提高栽種便利性,並以賴倍元的故事為基礎,號召國人踴躍種樹。
包括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陳保基、臺中市長胡志強及副市長蕭家淇等人均出席是項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