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2年01月29日
總統接見「法國國民議會外交委員會訪華團」
馬英九總統下午接見法國國民議會外交委員會訪華團,除代表我政府與人民歡迎訪賓來臺,並說明臺法雙方在經貿、科技及文化等領域之交流成果。
總統致詞時首先表示,法國國民議會友臺小組第一副主席龍克勒(François Loncle)是臺灣的老朋友,非常瞭解臺灣的情形,曾在2004年及2012年訪問我國,此行偕同包括該委員會前任主席及現任副主席的國會議員來訪,其中3位係首度訪華,對於深化臺法關係,具有重要意義。
針對去年1月龍克勒副主席向法國國會提交報告書,內容提及我國對布吉納法索之援助,總統說,他在去年4月訪問布國時,親眼見證我國協助布國在稻米耕作及職業訓練方面的成果,龍克勒副主席能對法國政府說明此節,令人欣慰。
總統表示,臺灣為法國在亞洲的第5大貿易夥伴,據統計,雙邊貿易額超過23億3千萬歐元;但雙方交流並不僅限於貿易領域,在科技方面,從1980年迄今,雙方合作數量多達250件,法國為我第2大科技夥伴,僅次於美國;此外,每年亦有約40部法國電影在臺上映,數量居亞洲第一,且全亞洲僅有新加坡及我「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原為國立臺中圖書館)設立法國資料中心,以推廣法國文化及教育。同時,我中華航空公司、長榮航空公司及復興航空公司計劃自去年至2016年間,採購共計36架空中巴士相關機型客機,凡此均足證雙邊關係之密切。
總統指出,近年來德國、英國及愛爾蘭等國已陸續與我簽訂「青年打工度假協定」,由於法語係英語及日語之外,我青年學子樂於學習的第二外國語言,加以 2011年1月歐盟通過給予我國人免申根簽證待遇,促使我赴歐洲旅客成長3至4成。而目前臺灣約有2,000位學生赴法國留學,法國則約有600位學生到臺灣就學,因此希望雙方日後亦能簽署該協定,以增進兩國青年交流。
總統強調,我與法國在科技、貿易及文化等領域關係密切,但目前雙方仍無定期性與制度化的雙邊諮商機制,若能建立年度諮商會議,將有助促進雙邊經貿及各領域之交流發展,進而讓兩國關係更加密切。
總統談及,自他2008年上任後,即積極改善兩岸關係,促進臺海和平,迄今雙方已簽署18項協議、達成2項共識,不僅降低海峽兩岸緊張情勢,亦使得我國能積極拓展國際關係,與各國建立良好互動,故我政府未來將繼續努力,期能有意義參與「國際民航組織」(ICAO)及「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等國際組織與活動。
訪賓尚包括玻拿托夫斯基(Axel Poniatowski)議員、黎祿旭(Pierre Lellouche)議員、賈克柏(Paul Giacobbi)議員及顧思稜(Edouard Courtial)議員等人,由我外交部次長史亞平及「法國在臺協會」主任歐陽勵文(Olivier Richard)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秘書長楊進添及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甘逸驊也在座。